敢恨吾生后圣贤,六经虽缺尚成编。
本来尧舜身亲见,孰谓丘轲道不传。
妙理岂求逢掖外,淳风宁在结绳前。
此身未死还堪勉,更伴吾儿学数年。
敢恨吾生后圣贤,六经虽缺尚成编。
本来尧舜身亲见,孰谓丘轲道不传。
妙理岂求逢掖外,淳风宁在结绳前。
此身未死还堪勉,更伴吾儿学数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示子遹》,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首句“敢恨吾生后圣贤”表明诗人并不因自己生活在先贤之后而感到遗憾,反而对后世仍有传承圣贤之道的自信。次句“六经虽缺尚成编”强调经典的流传,即使有所缺失,但仍有根基留存。
“本来尧舜身亲见”暗示了诗人崇尚古代圣君的道德典范,认为他们的智慧和美德是亲身实践的。接下来,“孰谓丘轲道不传”提到孔子和孟子的儒家之道并未中断,强调了学术的延续性。
“妙理岂求逢掖外”进一步阐述,真正的道理无需寻求世俗的尊崇,而在个人的探索与实践中领悟。“淳风宁在结绳前”则指出,淳朴的风尚并非始于文字记载,而是早于文字时代的传统。
最后两句“此身未死还堪勉,更伴吾儿学数年”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有生之年继续引导儿子学习,陪伴他成长,体现了父爱深沉且富有责任感。整首诗寓教于言,展现了陆游作为父亲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