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粘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粘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此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张元干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追和》。从内容来看,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怀旧的情感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深切回忆。
开篇“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两句,用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者生活的场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则表明诗人在炎热的夏季再次回到江南地区,亲眼所见的是五湖之美,但已是秋意渐浓。
"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荣华的回忆和现实中的落寞感。耳畔之风波象征着世事无常,功名如浮云难以把握;男儿志气未酬,故园愁绪难断。
接下来的"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坚持。元龙湖海之豪气象征着诗人的胸怀与抱负;卧高楼寓意于超脱尘世的愿望;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是对人生易逝和自然景物的感慨;喜听瓦鸣沟,则显示了诗人在宁静之中寻得心灵的安宁。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无常、人生易逝时的坚持与不甘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