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行秋坂,遥风起夕埃。
山花临洞笑,江水向厓哀。
饥獭冲波没,昏鸦背日来。
忽逢村社散,一叟赠馀杯。
策马行秋坂,遥风起夕埃。
山花临洞笑,江水向厓哀。
饥獭冲波没,昏鸦背日来。
忽逢村社散,一叟赠馀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秋天山路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的生动与深沉的情感。
首句“策马行秋坂”,以策马行进的动作开篇,点明了季节与行进的状态,秋坂暗示了山路的崎岖与季节的萧瑟。接着,“遥风起夕埃”一句,通过遥风与夕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远眺的开阔感和时间的流逝感,夕阳的余晖与微尘在风中飘扬,画面感十足。
“山花临洞笑,江水向厓哀”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花以笑声,江水以哀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情感。山花似乎在洞口欢笑,而江水则对着崖壁哀叹,这种情感的反差,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饥獭冲波没,昏鸦背日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景象。饥饿的水獭在波浪中穿梭,昏鸦则逆着夕阳的方向飞来,这些动物的行为不仅增加了画面的活力,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最后,“忽逢村社散,一叟赠馀杯”一句,笔锋一转,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文场景。诗人偶然间遇到了散去的村社聚会,一位老者慷慨地赠送了他一杯酒。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人文气息,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人文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四坐且罢欢,听我悲哉行。
悲从中心发,轻言涕自零。
疾风吹难散,春阳不能平。
矫矫南山松,屈为虬龙形。
干霄自本性,焉用美好称。
宁为折蕙兰,安为令不芳。
但睹连城碎,谁睹改其光。
与世既殊辙,各自伸所长。
悲哉复悲哉,古今尚茫茫。
潮落泥滑澾,赤足步跋蹩。
年少不惯行,疾首齐蹙额。
空囊笑金尽,数家一被褐。
迤逦登彼岸,乍觉虎口脱。
半束残卷书,惟我宝衣钵。
遍地是干戈,畏彼道路夺。
息足村成市,盆鱼环泼泼。
秋阳烈如火,饮水疗焦渴。
流民本无家,撮米炊粗粝。
道旁相问讯,中心为恻怛。
石畔许徘徊,顿觉胸襟阔。
晚宿田夫家,炊烟起一抹。
桑绿处处蝉,养得天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