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酴醾》
《酴醾》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笃耨丛中未忍芟,岁寒曾遣伴松杉。

半开已似蛇探穴,全放真如马脱衔。

沈水未宜来刻画,殿春原不畏讥谗。

承恩药树解为态,独锡嘉名出殿岩。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酴醾花在笃耨丛中的生长状态与特性。首句“笃耨丛中未忍芟”以“未忍芟”三字,生动地表现了酴醾花在笃耨丛中生长的自然环境,暗示了酴醾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接着,“岁寒曾遣伴松杉”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酴醾花与松杉并列,强调了它在严冬时节依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半开已似蛇探穴,全放真如马脱衔”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酴醾花开放的不同阶段之美。半开时,它仿佛一条蛇探头探脑,充满好奇与生机;全开时,则如同一匹脱缰之马,自由奔放,展现出生命的热烈与激情。

“沈水未宜来刻画,殿春原不畏讥谗”则进一步赞美了酴醾花的高洁品质,即使面对外界的评价和挑战,它也能够保持自我,不为所动。这里“沈水”可能是指深水或沉香,象征着酴醾花的内在价值和品质,而“殿春”则是指春天的末期,意味着酴醾花在春末绽放,虽非春日最盛之时,却依然美丽动人,不畏批评与非议。

最后,“承恩药树解为态,独锡嘉名出殿岩”两句,既是对酴醾花的赞美,也是对其独特魅力的肯定。酴醾花不仅因其美丽的姿态而受到赞誉,更因其独特的名称和生长环境(“出殿岩”)而显得与众不同,彰显了其非凡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酴醾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生命坚韧、高洁品质的颂扬,以及对美好事物独特性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髹几

髹几承恩赐,书堂便老臣。

始知离荫室,终得近华茵。

简牍从多积,尊彝可间陈。

色侵书叶冷,光映墨花新。

坐次移来稳,吟边倚处频。

芸香微隐雾,梅影暗横春。

赤舄应难儗,乌皮讵可伦。

量心知并洁,鉴貌信能真。

独对怀殊遇,相依愧此身。

赋成青玉案,欲报谅何因。

(0)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其十四河池

江上龙阳县,遥遥百里程。

青山云外小,白鸟雨边明。

腊酒沽应熟,春姜种已生。

驿人能雅致,高阁榜临清。

(0)

梦游洪山寺

不到东岩阁,重来又一年。

无缘能离俗,有梦只栖禅。

客坐茶香里,僧行竹影边。

夕阳天未晚,幽思满归鞯。

(0)

乐平山中题操氏壁

旧宅荒凉木叶疏,元戎此日暂停车。

连营烽火传呼急,夹道旌旗战伐初。

天下十年非乐土,江南万姓望安居。

楚狂辟地休相讶,早晚河清洛出书。

(0)

节后黄花

节去东篱花渐衰,纷纷蜂蝶不须疑。

萧条更有馀香在,不比梁园二月时。

(0)

野航风雨

枫树萧萧野水西,楚天云雨正凄凄。

沧江欲暮风犹急,谁泛扁舟更出溪。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