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霜原草未全黄。绿叶映红芳。
野客争夸稔岁,行人自笑炎方。
却思京国,狐裘貂帽,雪洞毡房。
不识琼楼高处,曝暄谁献吾皇。
经霜原草未全黄。绿叶映红芳。
野客争夸稔岁,行人自笑炎方。
却思京国,狐裘貂帽,雪洞毡房。
不识琼楼高处,曝暄谁献吾皇。
这首明代杨慎的《朝中措》描绘了一幅秋日野外的景象。"经霜原草未全黄",写出了秋霜虽已降临,但田野上的草并未完全转黄,仍保留着一抹绿色,与红色的秋花相映成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画面。"野客争夸稔岁,行人自笑炎方",通过"野客"和"行人"的对比,表达了丰收之年人们的喜悦,以及身处炎热之地的人对于北方严冬的好奇和想象。
接下来,词人笔锋一转,"却思京国",表达了对京城的思念,想象着那里的人们穿着保暖的狐裘貂帽,住在雪洞般的毡房里。"不识琼楼高处,曝暄谁献吾皇",以琼楼比喻宫殿,表达了词人对皇家气象的想象,同时也流露出对皇帝的忠诚和对温暖的渴望,暗示了他对朝廷的归属感和对皇帝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景为背景,寓言抒怀,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和对朝廷的忠诚,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