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夬坐何罪,持扇行觅钱。
唐意介之孙,忍饿死空山。
我尝读史册,怅望南渡前。
似兹良亦多,晚辈未可姗。
此责有所归,冠裳天地颠。
祸至崩杞国,彼悔其奚言。
龚夬坐何罪,持扇行觅钱。
唐意介之孙,忍饿死空山。
我尝读史册,怅望南渡前。
似兹良亦多,晚辈未可姗。
此责有所归,冠裳天地颠。
祸至崩杞国,彼悔其奚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穷书生的艰难处境,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贤良之士和现实中的困顿,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未知的忧虑。
“龚夬坐何罪”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中主人公的无辜受累,这位书生因贫穷而不得不持扇讨生活,行乞于市。龚夬是古代的一位隐士,因其清高脱俗而知名,但在这里被用来形象地表达了诗中人的境遇。
“唐意介之孙”一句则将现实中的贫困与历史上的豪门相对比,指的是唐朝著名的宰相唐敖之子唐意,后世称为“唐介”。这里提到他之孙忍饥饿而死于空山,表明了历史变迁下豪门之后的凋零与贫困。
“我尝读史册”以下几句是诗人通过阅读古代史书,对比古今,感慨良多。南渡指的是西晋末年王朝南迁,这里暗示着历史上的兴衰更替和时代的变迁。诗人感叹往日英雄辈出的盛况,与现在贫困士人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
“此责有所归”以下几句,则是指责时弊,批评社会不公,导致贤良之士无从施展其才华。诗人将责任归结于当权者和社会的颠倒黑白,最后通过“祸至崩杞国”一句暗示了国家因失去人才而走向衰败。
整个七首中的这最后一首,以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于士人的同情以及对社会正义的渴望。
浴阳金谷园中花,雕玉为阑绣作遮。
琉璃器多出珍馔,玛瑙街长行钿车。
椒房涂香贮歌舞,曳珠珥翠笼轻纱。
珊瑚扶疏三四尺,王羊贵戚争豪奢。
那知花淫风雨妒,古来山泽生龙蛇。
婵娟坠楼宝珈碎,月明夜半啼惊鸦。
古稠大山趋古原,古寺突兀倚山根。
小溪前流未及渡,白塔岌起高蹲蹲。
傅公故宅奉香火,厦屋万间周四垣。
梁朝到今数百载,兜率说法天中尊。
世曾出世役妻子,家或渔扈随犁犍。
道冠儒履忽一变,胡膜梵呗争骏奔。
萧衍老公坐玉殿,舍身建刹开祇园。
花幡乱飞欲满席,拍板歌唱闻槌门。
云光灵异竟何有,仉䏿怪神宁复言。
藕丝袈裟上所赐,奇锦照耀扶桑暾。
龙宫四万八千卷,宝藏一转百鬼掀。
贝多遗文白氎像,经律论疏洪其源。
黄罗绣褥裹顶骨,舍利五色摩尼燉。
一牛眠云已化石,双鹤覆雨仍轩鶱。
劫风吹地日渐坏,楼阁树林无半存。
青梼并耸碧宇上,落叶散到人家村。
浮屠仁祠始自汉,文罽华盖何翻翻。
梁时佞佛特太甚,宗祀断血徒饔飧。
父兄子弟且学佛,绝灭恩爱生雠冤。
台城矗天或死守,虏骑乘衅真游魂。
幸灾乐祸却圜视,入室操戈恣齧吞。
蜡鹅厌埋冢难远,乌幔囚辱兵氛昏。
人夭小果岂不有,宇宙缺■畴能藩。
一朝佛出救不得,沧海搅作黄河浑。
傅公家居自天属,时复耕耨不惮烦。
朝廷聪明愿不及,塔庙涌出如云屯。
长干空迎佛爪发,满国欲饱民膏腱。
群僧无功并仰食,我佛独不忧黎元。
惜哉后王永不寤,前后丧乱同一辕。
后民皈向复未已,拱手礼跪骈肩跟。
咒口波澜岂祝蟒,禅心寂默犹拘猿。
终然百欺几一遇,世俗琐琐吾何论。
《双林寺观傅大士顶相舍利及耕具故物》【元·吴莱】古稠大山趋古原,古寺突兀倚山根。小溪前流未及渡,白塔岌起高蹲蹲。傅公故宅奉香火,厦屋万间周四垣。梁朝到今数百载,兜率说法天中尊。世曾出世役妻子,家或渔扈随犁犍。道冠儒履忽一变,胡膜梵呗争骏奔。萧衍老公坐玉殿,舍身建刹开祇园。花幡乱飞欲满席,拍板歌唱闻槌门。云光灵异竟何有,仉䏿怪神宁复言。藕丝袈裟上所赐,奇锦照耀扶桑暾。龙宫四万八千卷,宝藏一转百鬼掀。贝多遗文白氎像,经律论疏洪其源。黄罗绣褥裹顶骨,舍利五色摩尼燉。一牛眠云已化石,双鹤覆雨仍轩鶱。劫风吹地日渐坏,楼阁树林无半存。青梼并耸碧宇上,落叶散到人家村。浮屠仁祠始自汉,文罽华盖何翻翻。梁时佞佛特太甚,宗祀断血徒饔飧。父兄子弟且学佛,绝灭恩爱生雠冤。台城矗天或死守,虏骑乘衅真游魂。幸灾乐祸却圜视,入室操戈恣齧吞。蜡鹅厌埋冢难远,乌幔囚辱兵氛昏。人夭小果岂不有,宇宙缺■畴能藩。一朝佛出救不得,沧海搅作黄河浑。傅公家居自天属,时复耕耨不惮烦。朝廷聪明愿不及,塔庙涌出如云屯。长干空迎佛爪发,满国欲饱民膏腱。群僧无功并仰食,我佛独不忧黎元。惜哉后王永不寤,前后丧乱同一辕。后民皈向复未已,拱手礼跪骈肩跟。咒口波澜岂祝蟒,禅心寂默犹拘猿。终然百欺几一遇,世俗琐琐吾何论。
https://shici.929r.com/shici/f9HxgYGw.html
禁院层层桃李开,天街绣毂转晴雷。
银袍飞盖人争看,两两龙头入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