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裙十二褶,褶褶绣鸳鸯。
不知侬腰小,全讶罗带长。
罗裙十二褶,褶褶绣鸳鸯。
不知侬腰小,全讶罗带长。
这首诗《子夜歌(其二)》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身着罗裙时的微妙感受,展现了古代女性对服饰细节的敏感与关注。
“罗裙十二褶,褶褶绣鸳鸯。” 开篇即以“罗裙”为切入点,点明了女子所穿衣物的质地与装饰,罗裙轻薄而柔软,褶皱细腻,上面绣有鸳鸯图案,既美观又富有寓意,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和谐。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服装的外观,也暗示了穿着者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期待。
“不知侬腰小,全讶罗带长。” 后两句则聚焦于女子在试穿罗裙时的自我感知。她或许未曾察觉自己的腰肢纤细,却因罗裙腰间的带子显得过长而感到惊讶。这种反差感,既是对身体变化的敏锐感知,也是对服饰合身与否的细致考量。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女性对于自身形象的在意以及对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女子试穿罗裙过程中的细微感受的捕捉,展现了古代女性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于女性仪态与服饰的重视。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份微妙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
瘦日已匿昆崙西,太虚漫漫圬浊泥。
浓愁蠹心欲成粉,耳根似觉残蝉嘶。
孤萤尾暗蜗声静,银阙照耀神惊迷。
冷光直上三万丈,团黄一点通灵犀。
天花飘尽桂花发,阳乌却避城乌啼。
树枝不动印空碧,凝云树外横长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