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送转惆怅,天寒闻暮钟。
高鸟去不息,浮云来几重。
河关经旧垒,墟里对孤松。
结束平原骑,翩翩塞北逢。
相送转惆怅,天寒闻暮钟。
高鸟去不息,浮云来几重。
河关经旧垒,墟里对孤松。
结束平原骑,翩翩塞北逢。
此诗《送献吉归里》由明代诗人熊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时的复杂心情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首句“相送转惆怅”,开篇即点出送别的哀愁,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伤感。接着,“天寒闻暮钟”一句,以寒冷的天气和悠长的暮钟声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愁绪。
“高鸟去不息,浮云来几重”两句,运用动态与静态的对比,描绘了天空中飞鸟与飘动的云彩,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变化,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鸟儿的不停歇与云的多变,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不可预知。
“河关经旧垒,墟里对孤松”则将视线转向了更为具体的景物——河流、关隘、废墟和孤独的松树。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更蕴含着历史的沧桑与生命的坚韧。废墟与孤松,既是时间的见证者,也是生命顽强的象征,它们的存在提醒着人们,即使在变迁与荒芜之中,仍有不变的坚持与希望。
最后,“结束平原骑,翩翩塞北逢”两句,以送别场景的转换,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平原上的骑行,象征着离别与远行;而“翩翩塞北逢”,则预示着未来的相遇,传达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与对友情的深刻体悟,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哲思。
春风春雨春郊绿,恰宜探春时候。
况听说城东,正寒梅香瘦。明朝须载酒。
又谁道、吟鞯未就。短杖穿林,单衫藉草,妒君消受。
后日纵堪期,已可惜、今番好花良友。
多少白门山,笑频年辜负。先生归莫骤。
且待我、禁烟前后。趁涨水,一棹同归,问半山桃柳。
素琼太液凌波,分香映浦娇难定。
盈盈缟袂,铅华净洗,闹红羞并。
水榭风来,烟乡月上,半池凉浸。
讶双鸥飞去,花间莫辨,浑不破,秋光暝。
为忆搓酥滴粉。唤张秾、冷香浮艇。
玉葱摘取,碧筒旋劝,歌喉须逞。
出水新妆,当筵欢面,一时谁认。
怪画师描入,生绡雪里,伴征鸿影。
不朝不野无拘束,白发也添千缕。
竹笠冲烟,棕鞋踏草,旧日沙堤慵住。孤行谁侣。
任南粤东齐,有时燕楚。
十载飘零,而今可是那情绪。消魂赢得艳句。
惹逢迎到处,归计迟暮。
长水依然,竹垞无恙,况有灯前儿女。
先生休矣,便归也何妨,学为农圃。
姜蔗湖田,春锄长带雨。
白门凋柳寒犹浅,黄花开遍鸳甃。
竹间小阁也须登,望蒋陵烟岫。正苦忆、分糕漉酒。
楮园人共梨庄友。
看乱峰霜叶,绿齿踏珊瑚,一双词笔应斗。
因甚片幅云蓝,新声未写,翻问羁客吟袖。
垂裙风砚烧馀半,奈赋情非旧。但只爱、红螺在手。
明朝拟访清溪口。
更醉小重阳,破帽簪萸,去寻牛首。
翠尊梅树下,记弄香、娟娟月三更。
画船催人去,江村戏鼓,水市排灯。
别来一翻书到,秋老石头城。
正楚尾人家,调砧月底,带雁愁听。闻君。
扫尘阁,对小港红桥,波涨青菱。
添赋萧閒句,唤莺唇吹笛,都是新声。
况有樵歌同调,未倦旧吟情。
定醉共麡床,薇轩烛影翻雪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