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落日阴,闪闪鸦飞尽。
隔树暗鸣泉,苍茫路难认。
何处远归樵,山花红插鬓。
千峰落日阴,闪闪鸦飞尽。
隔树暗鸣泉,苍茫路难认。
何处远归樵,山花红插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山间画面。"千峰落日阴",展现了夕阳余晖洒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上,形成一片阴沉的光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闪闪鸦飞尽",进一步描绘了鸦鸟归巢的情景,鸦群消失在闪烁的光线中,增添了寂静感。
"隔树暗鸣泉",诗人通过泉水在树林中的低鸣声,传递出山林的幽深和生机,虽然声音微弱,却增添了空间的立体感。"苍茫路难认",暗示了山路蜿蜒,视野模糊,增加了行者的迷茫与探索感。
最后两句"何处远归樵,山花红插鬓",点明了画面的主题——一位樵夫归来,山花插在他的鬓发间,色彩鲜艳,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既展示了自然之美,也透露出樵夫劳作后归家的喜悦和生活的质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山间图景,通过动静结合、色彩对比,展现出山野的宁静与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劳动人民生活的深深敬意。
青山如横琴,双瀑为之弦。
何人作此曲,一奏三千年。
上有倚天拂云之乔松,下有伏波步月之苍鼋。
松今未凋鼋未老,人间此曲何时了。
我来十月溪水销,古木万壑风萧萧。
飞流向我作宫徵,使我听之心寂寥。
临轩再拜问此水,巢由去后谁知己。
我今剩有两耳尘,不敢向此溪中洗。
山僧煮茗樵父歌,吾亦无如此水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