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侈美新,何如赤伏符。
投阁乃不死,咄咄莽大夫。
高文侈美新,何如赤伏符。
投阁乃不死,咄咄莽大夫。
这首清代诗人王荫祜的《读史(其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典故的独特见解。"高文侈美新"赞扬了华丽繁复的文字,但紧接着转折问道:"何如赤伏符?"意在比较华丽的文辞是否及得上赤伏符(古代一种神秘预言,此处可能暗指实用的智慧)。"投阁乃不死"引用了汉代杨修因直言进谏被曹操误解而投闲置散的典故,但诗人却从中解读出了一种看似消极实则坚韧的生存策略,"咄咄莽大夫"则以讽刺的口吻称那些看似强硬实则不明智的大臣。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揭示了对权谋与智慧的反思,以及对浮华文字与实际价值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