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砧》
《闻砧》全文
明 / 方孟式   形式: 古风

秋将就夜半,寒信怯无衣。

清砧新弄响,愁绪倍调饥。

悲霜啼颊润,怨露夕妆稀。

袅袅腰如束,瘦影月光依。

懒扑流萤扇,暗壁凄伊威。

缝裳渐无月,徒寄远心微。

金锁遥天合,开时客泪肥。

风吹不到地,愿逐白云飞。

(0)
鉴赏

这首《闻砧》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秋将就夜半”,点明时间是深秋的深夜,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寒冷的氛围。接着,“寒信怯无衣”一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在寒冷中渴望温暖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困顿。

“清砧新弄响”描绘了远处传来的新砧声,这本是劳动的象征,但在诗中却成了引发愁绪的源头。砧声与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交织在一起,使得愁绪更加浓重。“愁绪倍调饥”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饥饿与愁绪相互叠加,使情感更为复杂。

接下来的几句“悲霜啼颊润,怨露夕妆稀”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霜、露赋予了情感,霜的“悲”、露的“怨”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哀伤之情。同时,通过“啼颊润”、“夕妆稀”等细节描写,增强了画面感和情感的表达。

“袅袅腰如束,瘦影月光依”描绘了主人公的身形,通过“袅袅”、“瘦影”等词语,展现了其身体的单薄与孤独。月光下的身影,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懒扑流萤扇,暗壁凄伊威”则通过主人公的动作——“懒扑流萤扇”,表现了其内心的疲惫与无力。在昏暗的墙壁前,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助更加凸显。

最后,“缝裳渐无月,徒寄远心微”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缝补衣物的过程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不易,而“徒寄远心微”则暗示了希望的渺茫。

“金锁遥天合,开时客泪肥”以金锁的遥远与闭合,象征了主人公与外界的隔阂与孤独。而“开时客泪肥”则表达了在特定时刻,主人公情绪的爆发与泪水的丰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深秋夜晚的孤独、哀愁与对未来的迷茫,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方孟式
朝代:明

方孟式(1582~1639)字如曜,方大镇长女,方以智大姑妈,安徽桐城人。山东布政张秉文妻。志笃诗书,擅绘观音像。崇祯十三年张秉文守济南死于城上,孟式投水殉节。方孟式与妹方维仪、堂妹方维则均为国为家守节,后人称为“方氏三节”,著有《纫兰阁集》十二卷。
猜你喜欢

题李家所藏画菜

人皆重纷华,尔独谢炎凉。

虽无东陵姿,聊比兰泽芳。

纤红徒自媚,蜂蝶漫相将。

为问肉食者,宁知此味长。

(0)

哭梁公实三首·其一

北风吹南海,海日黯不开。

因风缅伊人,悽然伤我怀。

长途骋芳辙,胡为中道乖。

偃蹇青云上,而独沉冥栖。

岂无双干将,切玉犹比泥。

愧与铅刀竞,龙气本难谐。

纷予树兰蕙,畦径幸不迷。

所嗟各异路,古意谁共回。

(0)

登黎氏山楼·其一

楼前山气日氛氲,偶为看山一访君。

下榻微风吹石壁,当歌明月出江云。

断鸿远向沙头落,孤磬低从树杪闻。

祇道避喧非避世,他时休勒稚圭文。

(0)

感秋·其五

佳节聊登郭隗台,长空澹澹鸟飞来。

客衣未授寒砧急,羽檄遥传暮角哀。

树色依微临睥睨,云光浮动近蓬莱。

可堪多难当摇落,却忆东篱菊又开。

(0)

光孝寺重修宝公殿成

宝殿秋高绀殿成,忽传三秀向秋荣。

璚枝乍捧慈云出,玉朵遥分慧日明。

色借菩提光烨烨,瑞开仙掌露盈盈。

怪来龙象经行处,紫气氤氲拂院清。

(0)

夜席书美人便面·其一

瓜入东陵五色饶,翛然青鸟下云霄。

琼楼不用寻三岛,铜雀何须数二乔。

尽道扁舟归范蠡,谁知金屋醉阿娇。

丝桐独解无弦意,杜若芳洲忆楚骚。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