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偏照婵娟色最浓。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偏照婵娟色最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竹枝词》之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精妙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
“石壁千重树万重”,这句诗描绘了一片层层叠叠的山峦与茂密的林木,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深远和立体感。这里的“千重”和“万重”并非实指,而是形容山石和树木的众多与错综复杂,营造出一片古老幽静的自然景观。
“白云斜掩碧芙蓉”,则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天空中飘逸的白云,它们似在半遮半露间轻柔地覆盖着山中的碧绿之物——芙蓉(可能指的是荷花)。这里的“斜掩”给人一种美好的意象,似乎是自然界最柔和的抚触。
接着,“昭君溪上年年月”,诗人提到昭君溪,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古老的传奇色彩。这里的“年年月”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昭君溪在不同时间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最后,“偏照婵娟色最浓”,则写出了阳光如何选择性地洒落在昭君溪上,那些婀娜多姿的地方收获了最为浓郁的色彩。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流露,透露出一种独钟与偏爱。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灵鹫山前,葛阳溪上,野老园开后乐。
花木平泉,风烟绿野,不减迂翁西洛。
前辈高情,浮生旧梦,回首千年如昨。
叹乾坤、元气长存,吾道未应萧索。
耳边闻、边境无虞,丰年多黍,扶杖岂胜雀跃。
篱下鸡肥,瓮头酒熟,唤取比邻共酌。
有客相过,兰舟夜泛,箫鼓笙歌间作。
醉归时、斗柄横斜,月转宝楼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