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大司马汪公请告归省二首·其二》
《送大司马汪公请告归省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陈情表上五云间,阊阖初分曳履班。

未许留侯辞相国,暂容安石请东山。

黄花酿熟舆扶醉,青玉箱擎药驻颜。

归去里门趋入谒,玺书行召石君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送大司马汪公请告归省二首(其二)》。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汪公辞官归乡的情景,充满了对朝廷恩典的感激与对家庭亲情的深切怀念。

首句“陈情表上五云间”,以“陈情表”暗喻汪公向朝廷表达归乡之意,同时借“五云”象征朝廷的恩宠与祥瑞,表达了对朝廷的尊敬与感激之情。接下来,“阊阖初分曳履班”描绘了汪公辞官时的仪式感,阊阖是宫门,曳履班则是官员退职的仪式,通过这一场景,展现了汪公归乡的庄重与正式。

“未许留侯辞相国,暂容安石请东山”运用历史典故,将汪公比作汉代的留侯张良和东晋的谢安,暗示汪公虽有留任之意,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允许归乡,体现了朝廷对他的理解和尊重。

“黄花酿熟舆扶醉,青玉箱擎药驻颜”两句,以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形象地描绘了汪公归乡途中的情景。黄花酿熟,象征着丰收与喜悦;青玉箱则代表了他携带的药物,寓意着对健康长寿的追求。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汪公归乡的愉悦心情,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健康的重视。

最后,“归去里门趋入谒,玺书行召石君还”表达了汪公回到家乡后,依然受到朝廷的关怀与召唤,体现了朝廷与地方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对人才的重视与尊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汪公辞官归乡的过程及其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官员归乡制度的理解与尊重。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不负斋梅花盛开,与景姜分咏得忆梅、簪梅、梅影三题.醉花阴·其二簪梅

绣阁天寒容懒整。瞥见冰姿净。呵冻试新妆。

纤手拈来,商略安双鬓。疏疏斜贴云鬟润。

瘦极偏相称。伴我一枝春。卸了钗环,纸帐香犹剩。

(0)

纪事八阕.如梦令·其一髫年就塾

转瞬白头人老。曾记双丫髻小。

抛绣学寻师,花里莺声缥缈。清悄。清悄。

帘卷书堂春晓。

(0)

念奴娇.春草

萋萋窗下,任空庭铺遍,轻阴遥隔。

风袅湘帘芳径暖,深锁谢池春色。

拾翠重来,王孙何处,一抹伤心碧。

牵情不断,笼烟笼雨如滴。

遥怜绿水桥头,斜阳低照,回首愁成织。

南浦一鞭从此去,柳外高楼难觅。

蝶梦迷离,花魂荡漾,门掩黄昏夕。

罗裙掩映,个人苔砌空立。

(0)

题冒芥原先生编年图录八阕.点绛唇·其五秀水亲迎

月满良宵,楼高秀水香尘绕。凤箫缥缈。

咫尺仙车到。寸草同心,未得春晖照。伤怀抱。

思亲梦杳。泪滴鸳帷晓。

(0)

题霁峰园十八景.重叠金·其四小楼画雨

黏花湿柳春千顷。楼前便是西湖景。淡墨洒生绡。

青山带雨描。窗纱凝晓绿。倚遍阑干曲。

荡漾一溪云。挥毫画更新。

(0)

水龙吟.白秋海棠

相思妒煞肥环,自怜淡扫无人见。

玉容寂寞,铅华不御,别饶幽艳。

病不成香,三生薄命,一生凄怨。

正露凉如水,亭亭闲立,阑干外,霜欺面。

已是不堪肠断。况繁华、梦魂初变。

新妆乍卸,盈盈脂泽,为谁消减。

绡素全身,罗衣偏带,一丝红染。

把酸香一缕,泪珠一掬,洒墙阴遍。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