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弦和宫,二弦叶商。指有迎拒,意为抑扬。
听者何闻,但闻琅琅。穷夜驰马,宝刀挂鞍。
俯首冰结,仰面月寒。谁之功勋,驱我困苦。
小民流离,大人之祜。
幺弦和宫,二弦叶商。指有迎拒,意为抑扬。
听者何闻,但闻琅琅。穷夜驰马,宝刀挂鞍。
俯首冰结,仰面月寒。谁之功勋,驱我困苦。
小民流离,大人之祜。
这首诗《当气出唱五章(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音乐之美与生活之苦的交织。
首先,诗中“幺弦和宫,二弦叶商”描绘了音乐的和谐与旋律的流转,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音乐的画卷。接着,“指有迎拒,意为抑扬”进一步展现了演奏者的技巧与情感的表达,通过手指的轻重缓急,传达出音乐中的起伏与变化。
“听者何闻,但闻琅琅”则强调了音乐的感染力,即使听者无法直接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律与美感。“穷夜驰马,宝刀挂鞍”、“俯首冰结,仰面月寒”这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营造出一种冷寂而深沉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孤寂的世界。
“谁之功勋,驱我困苦”表达了对音乐力量的赞美,认为音乐能够驱散生活的困苦,带来心灵的慰藉。“小民流离,大人之祜”则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底层人民的苦难,同时也暗示了音乐对于缓解社会矛盾、抚慰人心的作用。
整首诗以音乐为线索,串联起对生活、情感、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通过对比音乐的美妙与生活的艰辛,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性深处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