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亡八首·其一》
《悼亡八首·其一》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万木萧条百草蔫,顿惊红玉燬蓝田。

烟飞浩瀚三千界,病扰膏肓十二年。

回首高唐真是梦,从今恨海不胜填。

但教亦早成灰烬,一钵相盛无间然。

(0)
鉴赏

这首诗《悼亡八首(其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情感深沉,哀婉动人。

首联“万木萧条百草蔫,顿惊红玉燬蓝田。”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万物凋零,生机尽失,仿佛是生命的尽头。红玉比喻逝去的生命,蓝田象征着生命的归宿,顿感生命的消逝如同红玉碎裂于蓝田,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颔联“烟飞浩瀚三千界,病扰膏肓十二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生命的消逝比作烟雾在浩瀚宇宙中飘散,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同时,“病扰膏肓十二年”则点明了逝者长期遭受病痛折磨,饱受苦难,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点。

颈联“回首高唐真是梦,从今恨海不胜填。”运用典故,高唐是楚国的都城,此处借指逝者生前的生活,暗示逝者生前的一切如今看来都如梦幻泡影,虚幻而不真实。从今往后,对逝者的思念和遗憾如同无尽的恨海,无法填补。

尾联“但教亦早成灰烬,一钵相盛无间然。”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宽慰与理解,希望逝者能够早日解脱痛苦,化为灰烬,而自己则以一钵相盛,寄托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和对逝者的深情厚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以及人世悲欢离合的独特感悟,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响卜辞

三六乘鸾初嫁君,琴瑟朝暮誓不分。

酒酣使气浪自许,片舌仪秦弄风云。

东吴西蜀几千里,雁来数年无幅纸。

有便我必寄锦笺,岂应皆沉石头水。

酸风一点泪两行,凭栏瞥过双鸳鸯。

霜花迫帘冷蜡焰,雨梧傍枕敲银床。

乞灵每日扣巫祝,更向静处听响卜。

人言卯夜验不差,又言元宵应尤速。

二说果如神,俱占敢厌频。

斋心通我意,侧步潜我身。

或坼翠幌视,或靠绿窗避。

两夕行人语,字字还家意。

罗袜走褪奔绣帏,欢喜无地魂天飞。

小儿放娇来牵衣,抱我门前接爷归。

(0)

送翼之过天台

天台山水窟,人道是仙家。

白鹤挂寒溜,赤城飞暮霞。

独携筇杖过,莫畏石桥斜。

牢记经行处,归来向我誇。

(0)

怀徐教

忆昔相逢气味投,兴来无日不追游。

静寻鸥鹭同溪社,醉挈乾坤入钓舟。

湖海匆匆三岁别,尘埃汩汩几时休。

一丘彼此皆能办,何用人间万户侯。

(0)

即事

十里东风摇羽葆,高低远近万株松。

侧身靠石牛揩痒,俛首穿林鹿护茸。

樵子登山云里过,诗僧采药涧边逢。

近传有虎常来往,隔陇犹存旧脚踪。

(0)

安仁道中

半月离乡井,家音杳不闻。

路危多半缺,桥朽忽中分。

秋尽风搜叶,日沉岩宿云。

荒村店虽陋,店主颇殷勤。

(0)

孙王渡

霁后泥途行尚艰,今年大率是晴悭。

春当浓处寒犹在,寒肯消时春渐还。

木杪红沉半轮日,波心碧浸两边山。

渡头不住人来往,共羡白鸥云水闲。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