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室》
《一室》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一室他乡远,空林暮景悬。

正愁闻塞笛,独立见江船。

巴蜀来多病,荆蛮去几年。

应同王粲宅,留井岘山前。

(0)
注释
他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空林:寂静无人的树林。
暮景:傍晚的景色。
塞笛:边塞的笛声。
江船:江上的船只。
巴蜀:古代地区名,包括今四川、重庆一带。
多病:身体状况不佳。
荆蛮:古代对南方偏远地区的称呼。
王粲:三国时期文学家,此处借指有类似经历的人。
宅:住宅。
留井:遗留的古井。
岘山:位于湖北襄阳的一座山。
翻译
身在异乡的房间,黄昏时分的孤林映入眼帘。
愁绪满怀,只因听到边塞的笛声,独自站立,遥望江面船只。
从巴蜀之地而来,身体多病,离开荆蛮已有数年。
想必此情此景,与王粲故居相似,那口井仍留在岘山之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远离家乡、孤独和怀念的氛围。"一室他乡远,空林暮景悬"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寂寞感受,一个人的时候,感觉到的是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正愁闻塞笛,独立见江船"则展现了诗人心中的忧虑,他听到了边塞的悲凉笛声,独自一人站在那里,看着河上的船只,这种景象加深了他的愁思。

"巴蜀来多病,荆蛮去几年"透露出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巴蜀一带的气候可能不适合他,使他多次生病,而"荆蛮去几年"则让人想象到诗人曾经在那片土地上生活过,时间的流逝也让他对过去有了更多的思念。

最后两句"应同王粲宅,留井岘山前"显示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自然景观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和朋友共同居住在那片美丽的山水之间,这种愿望也反映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心境和人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寄夷白坦然二首·其二

北湖饭饱初不知,惟见从来方朵颐。

天公大似撩我辈,不遣细和夔州诗。

(0)

偶作呈曾存子

北窗永日捐群书,自怜所得才腐馀。

东风吹花欲烂熳,强自羁絷同辕驹。

曲肱静听百鸟语,圭窦瓮牖思吾庐。

遥怜春水带刳艇,归雁已应辞五湖。

(0)

闲居

阿堵安用多,十年著一冠。

且作楚州梦,从人憎鼻鼾。

柴桑闲居诗,读罢始永叹。

鸧鹒几时鸣,眷此春事阑。

何以韵今日,朱丝发清弹。

大部华严经,字字要饱观。

鞭笋真肥白,媚我晨炊盘。

小君孟德耀,老夫梁伯鸾。

端须如庞公,妻儿坐团栾。

好作竹漉篱,未忧终岁餐。

浓煎饭后茶,个中良可安。

宿昔逸群句,慰渠举似看。

(0)

至龟山先寄吕少冯

出舟跛跛为情亲,催遣篮舆烦故人。

九死仅全真去楚,百年未了更游秦。

晨炊要索祖仁饭,老鬓旧著渊明巾。

传语淮山元好在,初捐一笑与羁臣。

(0)

三堂书怀

青春已复作许妙,蜀锦轻覆千林殷。

愧无好语赠秦岭,犹想柁楼萦戍山。

少日清尊兼白堕,暮年华发与苍颜。

自怜饱作三堂梦,不在边笳牧马閒。

(0)

句·其三

蜀儒为郡追任昉,歙士呼天借寇恂。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