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池荷叶雨声》
《小池荷叶雨声》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雨声一阵打疏篷,惊开睡眼初䰒松。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ǎochíshēng
sòng / yángwàn

mèng西fànyānshuǐhuàchuánchēnghuā

shēngzhènshūpéngjīngkāishuìyǎnchūméngsōng

nǎishìchítiàosànlezhēnzhūyòuhái

xìngránzuòshuǐyínhóngxièqīngch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湖春雨中的荷花池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午后梦境中荷叶与雨声的和谐相处。"午梦西湖泛烟水"一句设定了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迷雾笼罩的西湖之上,水面飘渺如梦。"画船撑入荷花底"则透露出诗人在幻觉中乘舟游弋于荷塘之间,荷叶间穿梭,如同进入了一个隐秘而美丽的世界。

接下来的"雨声一阵打疏篷"和"惊开睡眼初䰒松"交织出午后梦醒时分的意境。诗人将雨声比作敲击竹帘,生动地再现了雨滴落在叶面上的声音,同时也表达了从梦中苏醒的那一刻心情。

"乃是池荷跳急雨"揭示了荷花在雨点打击下的生动姿态,而"散了真珠又还聚"则以精巧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雨滴落入水中又重新汇聚的过程,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也体现了荷花在风雨中的坚韧与生机。

最后两句"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象。"聚作水银泓"形容汇聚的雨水如同流动的银河,而"泻入清波无觅处"则让人联想到这银河般的水流最终融入了荷池中的清澈波光,仿佛进入了一种无边界的纯净境地。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春雨荷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艺术感受。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送客往涔阳

春与春愁逐日长,远人天畔远思乡。

蘋生水绿不归去,孤负东溪七里庄。

(0)

小有王君别西域总真

从事明真入洞台,便祛秋骨致仙材。

绛宫玄圃皆寻遍,龟岫龙洲尽到来。

闻启玉皇过九奏,教诏金液语千回。

谓言得道轻离别,重感师恩泣更哀。

(0)

晓坐

后閤罢朝眠,前墀思黯然。

梅应未假雪,柳自不胜烟。

泪续浅深绠,肠危高下弦。

红颜无定所,得失在当年。

(0)

子直晋昌李花

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

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

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

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

(0)

杂歌谣辞·其二李夫人

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

独自有波光,綵囊盛不得。

(0)

中兴乐

后庭寂寂日初长,翩翩蝶舞红芳。

绣帘垂地,金鸭无香,谁知春思如狂,忆萧郎。

等闲一去,程遥信断,五岭三湘。

休开鸾镜学宫妆,可能更理笙簧。

倚屏凝睇,泪落成行,手寻裙带鸳鸯,暗思量。

忍孤前约,教人花貌,虚老风光。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