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昨日极暑今日极寒》
《昨日极暑今日极寒》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古风

昨日火流金,今日风折胶。

昨著綀布衣,今衣弊缊袍。

赤帝与玄冥,凛凛隔一宵。

聊将拥炉适,换此挥箑劳。

冰炭欲盈怀,炎凉不崇朝。

幻生过隙驹,是身九牛毛。

等是一寒暑,胡为自诙嘲。

万法从心生,心静境亦消。

悟此本来无,絺绤同狐貂。

还当隐吾几,试听万窍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极端天气变化的迅速与无常,以及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昨日火流金,今日风折胶”这一对比强烈的开篇,形象地展现了从酷热到严寒的急剧转变。接着,“昨著綀布衣,今衣弊缊袍”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衣物从轻薄变为厚重,反映了季节的更替。

“赤帝与玄冥,凛凛隔一宵”则以神话中的太阳神和冬神来象征炎热与寒冷,两者相隔仅一夜之遥,突出了自然现象的瞬息万变。诗人随后表达了面对这种变化时的内心感受:“聊将拥炉适,换此挥箑劳”,他选择用炉火抵御寒冷,放弃了扇子的使用,体现了对自然变化的适应与应对。

“冰炭欲盈怀,炎凉不崇朝”描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如同同时怀抱冰与炭,感受到极端的冷暖交替,但这种体验却只持续一个早晨。“幻生过隙驹,是身九牛毛”则运用比喻,将生命比作快速流逝的骏马,身体的寒暖变化如同微不足道的九牛之一根毛发,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接下来的“等是一寒暑,胡为自诙嘲”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为何在面对自然变化时还要自我嘲笑?这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最后,“万法从心生,心静境亦消”揭示了内心的平静可以超越外在环境的波动,境由心造,心境平和则能化解外界的纷扰。“悟此本来无,絺绤同狐貂”进一步阐述了万物皆空,寒暑之别不过是心念所生,即便是最细微的差异也能在心灵的平静中得到统一。

“还当隐吾几,试听万窍号”则是诗人对如何在自然变化中保持内心宁静的思考,建议隐于一隅,倾听万物的呼啸,以此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静。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晚入清泠庵

偶惬听泉赏,香源路更通。

数峰秋色里,千树夕阳中。

坐展绳床露,閒分贝叶风。

孰知瓢饮客,心已付冥鸿。

(0)

禽言·其八

射虎射虎谁射虎,山前一物似虎子。

但闻张弓未下矢,矢尚未下虎未死。

噫嘻吁噫,人乃射羊虎射虎。

(0)

鸳枕词·其四

芙蓉双颊镜中开,枕畔含情独未回。

肯惜红颜把相赠,酷怜司马为多才。

(0)

怨诗·其三

昔年君别妾,江上春风早。

今日妾思君,秋庭生秋草。

(0)

余村庄在驼山落霞峰下所游眺有修竹园清吹台竹间亭醉石梅园云母岩紫芝别野临云馆桃花堤蓼花池药洲秋杪休暇漫与何吾周李孙宸戴王言各为之赋·其六蓼花池

清浅蓼花池,花开遍池里。

一片池上秋,落尽池中水。

(0)

寄答欧嘉可欧嘉可自五羊来过村居时余方入城亦访嘉可不值嘉可有诗见怀赋此奉答

思君却向访柴关,何事君来又独还。

两地共悬招白社,三年空自忆青山。

梅花海上春愁远,明月尊前夜色闲。

可道佳期容再误,别来吾已鬓毛斑。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