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启户待婵娟,岂谓风云翳碧天。
赖得个中消息在,团团不动照三千。
家家启户待婵娟,岂谓风云翳碧天。
赖得个中消息在,团团不动照三千。
这首诗《中秋雨下偈》由宋代诗人释慧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佳节雨中赏月的独特心境。
首句“家家启户待婵娟”,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中秋之夜,满怀期待地打开门户,渴望一睹明月的盛景。然而,“岂谓风云翳碧天”一句转折,揭示了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落差——乌云遮蔽了碧蓝的天空,使得明月未能如愿显现。这种情境下的失望与期待之间的反差,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接着,“赖得个中消息在”一句,诗人似乎找到了一丝安慰,暗示着尽管眼前的景象不如人意,但心中对于美好事物的信念并未消逝。这句诗中的“个中消息”,既可能是指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坚持和期待,也可能暗含着某种超脱世俗的智慧或启示,让人在面对困难时仍能保持乐观和希望。
最后,“团团不动照三千”一句,以月亮的形象象征着永恒不变的美好与真理。即使在风雨交加的中秋之夜,月亮依然静静地挂在天空,照亮着大地,提醒着人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光明与希望永远存在。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在生活的起伏中寻找不变的真理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中秋雨夜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思考,引人深思。
释子身心无有分,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西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炉峰绝顶楚云衔,楚客东归栖此岩。
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
青山不断三湘道,飞鸟空随万里帆。
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