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宵雨急,翻海排江,草阁幸自无忧。
汛扫山厨,百钱权买凉秋。
眼中好友都在,击珠盘、高按歌喉。
任相诮,把烟波一曲,换却封侯。
翠幌浓香似梦,指疏星,几点练影垂钩。
暗想罗衣,飘动争倚危楼。
老夫正发清兴,肯学他、儿女含愁。
愿此去,折岩花、频记胜游。
前宵雨急,翻海排江,草阁幸自无忧。
汛扫山厨,百钱权买凉秋。
眼中好友都在,击珠盘、高按歌喉。
任相诮,把烟波一曲,换却封侯。
翠幌浓香似梦,指疏星,几点练影垂钩。
暗想罗衣,飘动争倚危楼。
老夫正发清兴,肯学他、儿女含愁。
愿此去,折岩花、频记胜游。
这首《声声慢》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曹溶所作,以七夕为背景,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友情的珍视。词中描绘了雨后山厨的清凉秋景,以及好友相聚,击节高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前宵雨急,翻海排江”,开篇即以壮阔的雨景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暴雨倾盆,仿佛大海倒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磅礴的气势。“草阁幸自无忧”,虽处风雨之中,但草屋安然无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生活平静的满足。
“汛扫山厨,百钱权买凉秋”,词人通过清扫山厨、购买凉秋的细节,展现了对生活琐事的细致关注,同时也暗示了对清凉秋日的向往。接下来,“眼中好友都在,击珠盘、高按歌喉”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朋友间的聚会,大家欢聚一堂,击节而歌,气氛热烈而温馨。
“任相诮,把烟波一曲,换却封侯”,这里表达了诗人宁愿享受与好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也不愿追求功名利禄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超过个人成就的价值观。
“翠幌浓香似梦,指疏星,几点练影垂钩”,这一段描绘了夜晚的美景,翠绿色的窗帘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如同梦境一般,远处的星星闪烁,仿佛是垂钓者手中的鱼钩上的光点,既浪漫又富有诗意。
“暗想罗衣,飘动争倚危楼”,诗人想象着女子穿着华丽的罗衣,在高楼之上翩翩起舞,画面充满了动感与美感。
“老夫正发清兴,肯学他、儿女含愁”,词人自述自己正沉浸在清雅的兴致之中,不愿像年轻人那样忧愁,表现了一种成熟而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愿此去,折岩花、频记胜游”,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折取岩石间的花朵,回忆并珍惜这次美好的聚会,体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美好时刻的期待。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友情的深情赞颂,同时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