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空夜月,琪树不秋风。
霜畦老芝㼌,烟阙多麟龙。
灵龟不知岁,孤云杳无踪。
白鹤忽归来,紫鸾鸣雍雍。
谁种蟠桃核,花开昆崙峰。
一曲舞胎仙,瑶池宴已终。
手持三尺霜,浩气渺太空。
坐断壶山景,杖头风月浓。
玉皇知何时,锡诏下霄濛。
玉膏满瓯雪,刀圭一粒红。
赠子谒仙行,金鸡呼晓钟。
唤起老飞廉,羊角舞巽宫。
为君吹梦魂,横飞过海东。
蓬莱空夜月,琪树不秋风。
霜畦老芝㼌,烟阙多麟龙。
灵龟不知岁,孤云杳无踪。
白鹤忽归来,紫鸾鸣雍雍。
谁种蟠桃核,花开昆崙峰。
一曲舞胎仙,瑶池宴已终。
手持三尺霜,浩气渺太空。
坐断壶山景,杖头风月浓。
玉皇知何时,锡诏下霄濛。
玉膏满瓯雪,刀圭一粒红。
赠子谒仙行,金鸡呼晓钟。
唤起老飞廉,羊角舞巽宫。
为君吹梦魂,横飞过海东。
此诗描绘了一场仙宴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月夜、琪树、霜畦等自然元素的描述,营造出一幅超脱尘世的神仙境界。诗中“蓬莱空夜月”即是设定了仙境的背景,蓬莱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岛,这里用来象征一个超凡脱俗的地方。"琪树不秋风"则突显出仙境与常世的不同,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
接下来的“霜畦老芝㼌,烟阙多麟龙”一句,更是深化了仙境的神秘气息,霜畦中的芝草年长而不衰,烟雾缭绕中隐现着麟龙,显示出一种生命力与神秘力量并存的奇特景观。
“灵龟不知岁,孤云杳无踪”则描写了仙境中的生物——灵龟,对时间的漠然,以及孤云难以寻觅的迹象,进一步强化了仙境超脱尘世的意境。
"白鹤忽归来,紫鸾鸣雍雍"一句中,白鹤与紫鸾的出现,不仅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也暗示着仙界生命的和谐共存。
接着,“谁种蟠桃核,花开昆崙峰”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谁在这仙境中播下了蟠桃的种子,蟠桃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生不老,这里则进一步凸显出仙境中的神奇与永恒。
"一曲舞胎仙,瑶池宴已终"表达了一场仙宴的完美结束,仙人们在瑶池边上跳起了舞蹈,宴席已经结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手持三尺霜,浩气渺太空"则描绘出一位手执剑气若虹的仙人形象,这里“三尺霜”指的是那位仙人的剑,而“浩气渺太空”则展现了他胸怀壮阔,如同能与宇宙相通。
"坐断壶山景,杖头风月浓"一句中,仙人坐在断壶山上,手持拐杖,观赏着风和月的美妙景致,这里“断壶山”可能指的是仙人的居所,而“杖头风月浓”则是对那份宁静生活的一种描绘。
"玉皇知何时,锡诏下霄濛"表达了仙界主宰——玉皇大帝的神秘与权威,他的命令如同天书降临,令人敬畏。
"玉膏满瓯雪,刀圭一粒红"则描绘了一种奇特的药物或珍宝,这里的“玉膏”可能是指一种仙丹,而“刀圭一粒红”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精华或至宝。
接下来的“赠子谒仙行,金鸡呼晓钟”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李道士的祝福与礼物,这里的“谒仙行”是指送给他的法术或者神秘知识,而“金鸡呼晓钟”则象征着吉祥如意。
"唤起老飞廉,羊角舞巽宫"一句中,“唤起老飞廉”可能是一种召唤或唤醒,一位仙人或是道士的出现,而“羊角舞巽宫”则展现了一场仙境中的欢乐舞蹈。
最后,“为君吹梦魂,横飞过海东”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他希望能吹散对方的心灵之梦,让其心神得到解脱,并能够跨越世间的束缚,如同横空飞渡一般。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仙境景物和仙人们行为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神奇美妙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李道士的深厚情谊与祝愿。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