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家说惑常民,孝道从兹尽失伦。
庐墓三年谁肯也,竞谈冈势益生人。
阴阳家说惑常民,孝道从兹尽失伦。
庐墓三年谁肯也,竞谈冈势益生人。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禅僧释智圆对于阴阳家学说影响社会风气的忧虑。他认为阴阳家的观点可能导致人们偏离传统的孝道伦理,使得孝顺父母的行为变得罕见。诗人以古人庐墓三年守孝的传统为例,指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更热衷于讨论风水吉凶,这种现象对人性的滋养和亲情的维系是不利的。整首诗寓含了对淳朴道德风尚流失的深深关切。
常闻静者言,澹泊栖精魂。
之子抱微尚,抗志谢世樊。
原无昏浊染,安用漱灵根。
五岳游其四,九州何足论。
察人洞腑脏,撷草辨寒温。
断酒持清斋,端居不立言。
和光世可混,抱冲道自存。
余怀方外踪,于子情弥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