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宿慧建寺见一老僧头白如雪声音如女子异而询之知为沐黔国故宫监也遂叩其遗事为予道之甚悉听毕怆然故述长句》
《秋夜宿慧建寺见一老僧头白如雪声音如女子异而询之知为沐黔国故宫监也遂叩其遗事为予道之甚悉听毕怆然故述长句》全文
清 / 李符   形式: 古风

金风瑟瑟凉秋至,客子夜宿慧建寺。

白头老僧夜不眠,为我深谈黔国事。

自言乃是刑馀身,少小曾为宫里人。

曲房深苑逶迤入,皓齿明眸歌舞频。

玉凤衔铃闻异响,金龙吐佩承香尘。

第宅非由一朝见,分茅始自功臣宴。

铁券频颁朱邸门,玺书数下明光殿。

二王一侯九国公,尚有将军不袭封。

子孙传位十数世,勋爵食禄三千钟。

武僖之后爱文词,徼外烽烟静一时。

滇池长宴书生客,阿瓦犹传都督诗。

崇祯年中乱离始,临安长官谋不轨。

仓卒横戈尊俎间,须臾拔剑宫门里。

从官卫士不敢前,楼台灰烬莺花死。

陈焦夫人窜西门,一旦自焚普吉村。

可怜两世金闺质,化作千年玉女魂。

上公初遁澜沧远,一去缅夷不复返。

曾闻就义死从容,至今传说多哀挽。

听君说罢涕交流,一门尽节真难求。

三百年来事销歇,却恨当时沙定州。

独倚绳床三太息,珠斗阑干月将入。

篝灯黯黯不能眠,清夜如闻鬼神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在慧建寺住宿时与一位白发老僧的对话,老僧讲述了自己的过去,以及他所见证的沐氏黔国的兴衰往事。诗中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对逝去时代的哀悼。

诗的开头“金风瑟瑟凉秋至”,以秋风起、天气转凉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接着,“客子夜宿慧建寺”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背景。老僧的出场,以其独特的外貌特征——“白头老僧夜不眠”,吸引了诗人的注意,并引发了对话。

老僧自述其经历,从宫廷生活到成为刑余之人,再到见证了沐氏黔国的兴衰。诗中描绘了宫廷的奢华与繁华,如“曲房深苑逶迤入,皓齿明眸歌舞频”,以及权力的象征——“玉凤衔铃”、“金龙吐佩”。接着,老僧讲述了沐氏黔国的权贵家族的荣华与衰败,包括家族成员的封号、地位、财富以及家族的传承。

诗中还提到了沐氏黔国与外界的关系,如“滇池长宴书生客,阿瓦犹传都督诗”,以及与明朝朝廷的互动,如“二王一侯九国公,尚有将军不袭封”。最后,诗中描述了沐氏黔国在明朝末年的动荡时期,特别是崇祯年间,沐氏家族成员在乱世中的命运,包括陈焦夫人的悲剧性结局。

整首诗通过老僧的叙述,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悲惨时刻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被老僧的故事深深触动,流下了眼泪,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敬仰,同时也对未能阻止历史悲剧发生的历史人物表示遗憾。

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性、忠诚与命运的深刻探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细节,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符
朝代:清

(1639—1689)清浙江秀水人,原名符远,字分虎,号耕客,又号桃乡。善诗词,工骈体。与兄李绳远、李良年号浙西三李。与朱彝尊等结诗社。后客居福建茶官署,暴卒。有《香草居集》。
猜你喜欢

句·其三十

蟹与人同健,诗如酒怕陈。

(0)

石湖山居·其一

湖光终日对,且喜绝尘纷。

时事年来别,山中人不闻。

霜林晴滴雨,寒井晚云生。

门掩松风里,知心有范君。

(0)

谢徐容斋见访

问病来车马,穷檐非所宜。

拘挛眠枕席,扶策唤妻儿。

鹊信今朝报,灯花昨夜知。

从前潘阆巷,无此宠荣时。

(0)

湖上观钓

每见湖堤畔,持竿立柳阴。

不多吞饵者,空起羡鱼心。

严濑山林石,磻溪岁月深。

何如池馆上,倚槛看浮沉。

(0)

寄赵碧澜右之·其一

二十年朋友,同吟五字诗。

琴精毛敏仲,字逼晋羲之。

多听诸公说,堪为后辈师。

苕溪深隐好,不欲仕明时。

(0)

留别干月亭

客中愁送别,临别转伤心。

最是情相得,犹教老不禁。

离怀空记忆,远信有浮沉。

争似长携手,山边水际吟。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