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示儿》
《即事示儿》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扫迹衡门下,终朝抱膝吟。

贫须依稼穑,老不厌山林。

有酒无馀愿,因闲得此心。

西园早行乐,桃李渐成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shìér
sòng / xīn

sǎohéngménxiàzhōngcháobàoyín

pínjiàlǎoyànshānlín

yǒujiǔyuànyīnxiánxīn

西yuánzǎoxíngtáojiànchéngyīn

注释
扫迹:清扫足迹。
衡门:简陋的房屋。
终朝:整天。
抱膝:抱着膝盖。
贫须:贫穷时需要。
稼穑:农耕。
老不厌:年老也不厌倦。
山林:山野林间。
馀愿:额外的愿望。
闲:悠闲。
此心:这种心境。
西园:西边的园林。
早行乐:清晨散步的乐趣。
桃李渐成阴:桃树和李树渐渐长出浓密的树荫。
翻译
在简陋的屋门前清扫足迹,整日抱着膝盖低声吟唱。
贫穷时应依靠农耕,年老后更不愿离开山林。
有酒就满足,无他所求,悠闲中找到这份心境。
清晨漫步西园,欣赏桃李渐渐繁花成荫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即事示儿》,通过对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首句“扫迹衡门下”描绘了诗人隐居简陋居所的情景,显示出他的清贫生活;“终朝抱膝吟”则体现了他整日沉思吟咏,享受内心的宁静。

“贫须依稼穑”表达了诗人认识到贫穷时应当依靠农耕自给自足,体现了他的务实和自给自足的生活哲学;“老不厌山林”则表达了他对晚年归隐山林的满足与喜爱,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

“有酒无馀愿”一句,表明诗人即使生活简朴,只要有酒就能满足,反映出他对物质需求的低姿态和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因闲得此心”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在闲暇中找到心灵平静的状态。

最后两句“西园早行乐,桃李渐成阴”,描绘了诗人清晨漫步于自家花园,欣赏桃李花开、绿荫渐浓的景象,这是他对田园生活的乐趣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寓含着对后代子孙的美好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辛弃疾淡泊名利、享受田园生活的隐逸情怀,同时也传递出对后代的教诲和期望。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题吴鸿业百蝶图

久欲携宾宴醉乡,今朝何幸遇滕王。

祗将妙笔传金粉,俨到南园绿草场。

(0)

赠仙根

寿母堂前列绮筵,何人一曲压群仙。

个中信有华岩子,射出文光焕碧天。

(0)

余葺吕祖祠中有姚石甫先生莹禄位神碑行香后恭纪一截

海隅治绩平激湍,买犊渡虎今犹传。

前尘已远愧学步,瞻拜禄位陈豆笾。

(0)

沈吉田中丞挽诗·其四

持躬玉立壁千寻,缔造经营矢荩忱。

海上甘棠无恙在,碑镌遗爱泪痕深。

(0)

送李鉴堂之华封贰尹任一首

难得神交好弟兄,照颜古道最分明。

天留香雪旗亭壁,诗咏同袍范叔情。

两袖清风馀鹤俸,十年旧雨感鸥盟。

遥知此去河阳县,桃李花开春满城。

(0)

秋日书怀

千里秋光到眼前,西风吹遍海东天。

抛残春梦浑无迹,瘦到秋花更可怜。

岂为江湖忧魏阙,劫教哀乐感中年。

纷纷世事兼心事,何事沧江放钓船。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