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书危地报平安,强抑惊心且作欢。
已有春声喧爆竹,聊寻好语对椒盘。
神焦鬼烂曾何诉,地辟天开有至难。
回斡彼苍谁得会,砚冰濡笔起微澜。
远书危地报平安,强抑惊心且作欢。
已有春声喧爆竹,聊寻好语对椒盘。
神焦鬼烂曾何诉,地辟天开有至难。
回斡彼苍谁得会,砚冰濡笔起微澜。
这首诗《丁丑除夕》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远书危地报平安,强抑惊心且作欢。”开篇即以“远书”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通过书信传递平安的消息,虽是“危地”,却也表达了对家人的牵挂与平安的祈愿。诗人“强抑惊心”,在艰难时刻仍能保持乐观,以欢愉的心情面对生活,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颔联“已有春声喧爆竹,聊寻好语对椒盘。”转而描写除夕之夜的热闹景象。随着春声的响起,爆竹声声,预示着新年的到来。诗人借此机会,寻找吉祥的话语,对着盛满佳肴的椒盘,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
颈联“神焦鬼烂曾何诉,地辟天开有至难。”诗人在此联中反思人生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无论是精神上的煎熬还是外界的不可抗力,都难以诉说清楚。然而,即使面对天地开辟般的巨大困难,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敬畏与探索之心。
尾联“回斡彼苍谁得会,砚冰濡笔起微澜。”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宇宙,感叹于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之间的差距。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表达这个世界,如同砚中之冰融化后,激起的微小波澜,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知识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洞察,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态度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