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无妨得地偏,南归袖手对吴天。
凌空翔隼高圆外,破寂鸣鸡午景前。
白下溪流向人静,紫金山色入春妍。
闲中把玩消何物,却办微吟遣壮年。
心远无妨得地偏,南归袖手对吴天。
凌空翔隼高圆外,破寂鸣鸡午景前。
白下溪流向人静,紫金山色入春妍。
闲中把玩消何物,却办微吟遣壮年。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郑孝胥所作,题为《正月二日试笔》。诗人以个人心境为切入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江南冬日景象。首句“心远无妨得地偏”,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内心世界丰富,不受外界干扰。接下来的两句“凌空翔隼高圆外,破寂鸣鸡午景前”,通过描绘空中飞翔的猎鹰和午前报晓的雄鸡,展现了冬日早晨的寂静与活力。
“白下溪流向人静”写的是溪水潺潺,映照出环境的宁静,而“紫金山色入春妍”则暗示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色。诗人身处闲暇之中,通过欣赏自然之美,消磨时光,最后以“闲中把玩消何物,却办微吟遣壮年”收尾,表达出在这样的时光里,他以诗歌来打发壮年时光,寄托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宁静生活的情怀,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此处之顾,余衰年甘蹑前患,俾三月而寇静,期岁而人和,虎不暴物,奸吏屏窜,三载复遭邪佞所恶,授宾客分司东都,或举其目,或寄于风,亦粗继诗人之末云】李绅未登崖谷寻丹灶,且历轩窗看壁题。
那遇八公生羽翼,空悲七子委尘泥。
旧坛无复翔云鹤,废垒曾经振鼓鼙。
点检遗编尽朝菌,应难求望一刀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