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时节又清明,迸泪何缘听晓莺?
咫尺故乡天近远,几家春草路纵横?
英雄转眼俱为鬼,造物于人岂绝情?
自是晚生尧舜世,不关天地不升平。
风花时节又清明,迸泪何缘听晓莺?
咫尺故乡天近远,几家春草路纵横?
英雄转眼俱为鬼,造物于人岂绝情?
自是晚生尧舜世,不关天地不升平。
这首诗名为《闻莺》,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张昱。诗中描绘了清明时节,风花飘落,诗人听到晨莺啼鸣,不禁泪流满面。他感叹身处异乡,故乡虽近在咫尺,却仿佛遥不可及,春草丛生的小路纵横交错,勾起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诗人接着感慨英雄人物转瞬即逝,如同过客,大自然对人类并非无情,暗示世间万物轮回更替。最后,他表白自己虽然生活在一个看似尧舜盛世的时代,但个人的境遇与国家的太平并无直接关系,表达了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生哲理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深情。
煌煌我宋开鳌极,坐揽舆图朝列辟。
玉帛争先万国趋,吴越归心天下一。
圣神论报天与同,富贵不独昌其躬。
建隆以来二百载,是家与国方延洪。
三光五岳谁言裂,秀气依然贯吴越。
荀家苗裔何多龙,萧氏衣冠知几叶。
贤王忠孝横古今,文采到公仍映人。
一段清冰出秋壑,笑言满腹多精神。
胸中色丝经纬密,华衮政须烦黼黻。
会看玄发映貂蝉,岂久银章佩朱绂。
转头玉树森琳琅,渥洼之种俱颙昂。
斑斑久矣伏艺苑,秋风忽起催腾骧。
黄金铸印大如斗,世世累累还系肘。
笑摩铜狄向他年,颇记淮山风月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