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曾闻白乐天,漫将率易议前贤。
但从性地中流出,月露风云总道诠。
儒雅曾闻白乐天,漫将率易议前贤。
但从性地中流出,月露风云总道诠。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对白居易诗歌风格的独特见解。弘历以“儒雅”开篇,表明自己对白居易的文学素养持有高度评价。接着,“曾闻白乐天,漫将率易议前贤”,表达了对白居易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平易风格的欣赏,并对后人可能过于苛责白居易诗歌的“易”而忽视其深意表示了异议。
“但从性地中流出,月露风云总道诠”,则进一步阐述了白居易诗歌的内涵与表达方式。弘历认为,白居易的诗歌并非浅薄易懂,而是从其内心深处自然流淌而出,其中蕴含着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如月光、露水、云彩等自然景象,在他的笔下都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深入分析,揭示了白居易诗歌看似“易”实则“难”的艺术魅力,强调了理解其作品需要深入其精神世界,体会其情感与哲思的重要性。弘历的鉴赏不仅展现了他对白居易作品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他对古典文学深厚的理解和尊重。
岁岁梅花,向寿尊画阁,长报春起。
恰似今朝,分外香肥萼韡。
杂佩珊珊就列,映蓝袂、宝薰擎跽。
道这回、屋舍团栾,四时风月桃李。回头处、无限思。
看秋前药裹,而今鼎匕。须把康强,收作玳筵欢喜。
况是鬓云全绿,顶珈笄、笑陪星履。
新年动、定拥新祺,有孙来捧醪醴。
我家黄山隅,不识黄山面。
不自到黄山,见图如不见。
如何黄山客,又别黄山去。
落日晚烟昏,黄山在何处。
黄山有汤泉,可以洗涤尘世缘。
黄山有瑶草,可以饵之长不老。
黄山有神丹,得之可以超尘寰。
胡为别却黄山去,祇把生绡写空翠。
五十五年,满簪华发,俨然遂良。
又何曾戚戚,荜门圭窦,何曾汲汲,玉带金章。
困后高眠,饥来饱□,老矣狂夫老更狂。
空回首,叹世间名利,傀儡开场。幸临晚节安康。
又两日、三秋催肃霜。
叹生朝亦是,贺宾踵至,龙钟矍铄,何足称觞。
喜对诸贤,笑谈世事,相会亲朋醉玉觞。
谁如我,素乐天知命,不事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