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朗公石歌并为图》
《朗公石歌并为图》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玉符东麓卓立峰,图志犹称是朗公。

人尽云然胡独不,飘飘合掌行云空。

又如达摩面岩壁,复传曾有点头石。

一之为甚可再乎,初祖生公笑可惜。

兴来为写朗公貌,三鬣何曾求曲肖。

眉毛拖地至今然,海月团团镜光照。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朗公石歌并为图》。诗中描绘了朗公石的形象与故事,以朗公石为中心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首句“玉符东麓卓立峰”描绘了朗公石所在的位置,位于玉符山的东麓,独立于群峰之中,形象地展示了其独特与高耸的姿态。接下来,“图志犹称是朗公”则点明了朗公石的历史地位,图志上仍将其视为朗公的象征,强调了其作为历史遗迹的重要性。

“人尽云然胡独不,飘飘合掌行云空”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朗公石独特之处的赞美。众人皆知朗公石的存在,但只有朗公石本身能以飘渺的姿态,如同合掌行云般自由自在,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又如达摩面岩壁,复传曾有点头石”将朗公石与佛教中的达摩大师相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其神秘与神圣的色彩。达摩面壁而坐,朗公石则仿佛曾经有过点头的痕迹,这种类比不仅丰富了朗公石的故事背景,也赋予了它更多的文化内涵。

“一之为甚可再乎,初祖生公笑可惜”则表达了对朗公石独特性的珍惜与赞叹。诗人认为,这样的奇景难得一见,不应轻易被忽视或遗忘。

“兴来为写朗公貌,三鬣何曾求曲肖”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激情与投入,他愿意为朗公石绘制肖像,力求捕捉其独特的神韵与风采。

“眉毛拖地至今然,海月团团镜光照”最后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朗公石的形态特征——眉毛似乎可以拖到地面,如同海上的满月在镜面上映照出的光芒,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完美地结束了这首诗,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朗公石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也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人的情感表达,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燕京五月歌·其一

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

千门万户买不尽,剩与女儿染红裙。

(0)

长沙答周生

旅倦憩江观,病齿废谈诵。

之子特相求,礼殚意弥重。

自言绝学馀,有志莫与共。

手持一编书,披历见肝衷。

近希小范踪,远为贾生恸。

兵符及射艺,方技靡不综。

我方惩创后,见之色亦动。

子诚仁者心,所言亦屡中。

愿子且求志,蕴蓄事涵泳。

孔圣固惶惶,与点乐归咏。

回也王佐才,闭户避邻閧。

知子信美才,大构中梁栋。

未当匠石求,滋植务培壅。

愧子勤绻意,何以相规讽?

养心在寡欲,操存舍即纵。

岳麓何森森,遗址自南宋。

江山足游息,贤迹尚堪踵。

何当谢病来,士气多沈勇。

(0)

夜不得眠诗

夜长愁反覆,怀抱不能裁。

披衣坐惆怅,当户立徘徊。

风音触树起,月色度云来。

夏叶依窗落,秋花当户开。

光阴已如此,复持忧自催。

(0)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其六

秋云静晚天,寒夜方绵绵。

闻君吹急管,相思杂采莲。

别离未几日,高月三成弦。

蹀叠黄河浪,嘶喝陇头蝉。

寄君蘼芜叶,插着丛台边。

(0)

京师为张轨歌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鸱苕寇贼消。

鸱苕翩翩怖杀人。

(0)

杏隐

绛萼竞春华,丹光照似霞。

虎眠应守谷,莺过每衔花。

望处疑仙岛,移来是病家。

写方看子坠,曝药避阴遮。

山客留仁种,贫人寄劵赊。

茂陵那解此,徒说枣如瓜。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