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不思家,家居山在念。
去之秋涉冬,自然看一变。
衰柳如燥发,冬荷掀败扇。
霜橘罥娟筱,青隐朱颜倩。
山菊当花时,欲开不肯先。
迟迟殿霜英,寒篱意高狷。
严气汰丰条,劲风搜梅箭。
心知花未开,绕树日百遍。
众木次第疏,林外山渐见。
散步草堂前,日日开生面。
樵馀寒木乔,暮鸟认巢便。
冬月胜秋月,习于山者辨。
长病荒酒杯,畏寒远笔砚。
添炉撷松子,霜夕鬨茗战。
山居不思家,家居山在念。
去之秋涉冬,自然看一变。
衰柳如燥发,冬荷掀败扇。
霜橘罥娟筱,青隐朱颜倩。
山菊当花时,欲开不肯先。
迟迟殿霜英,寒篱意高狷。
严气汰丰条,劲风搜梅箭。
心知花未开,绕树日百遍。
众木次第疏,林外山渐见。
散步草堂前,日日开生面。
樵馀寒木乔,暮鸟认巢便。
冬月胜秋月,习于山者辨。
长病荒酒杯,畏寒远笔砚。
添炉撷松子,霜夕鬨茗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冬季在山中居住的生活状态与感受,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首句“山居不思家,家居山在念”点明了诗人身处山中,心中却常常怀念家中的生活,表达了山居生活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接着,“去之秋涉冬,自然看一变”描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景观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
“衰柳如燥发,冬荷掀败扇”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冬季枯萎的柳树和凋零的荷花,展现了冬日的萧瑟景象。“霜橘罥娟筱,青隐朱颜倩”则以霜冻中的橘树和青色的竹子为背景,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山菊当花时,欲开不肯先”写出了山中菊花在寒冷季节里迟疑开放的情景,体现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迟迟殿霜英,寒篱意高狷”进一步描绘了菊花在霜雪中傲然独立的姿态,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严气汰丰条,劲风搜梅箭”通过描写严冬的凛冽空气和强劲的风力,预示着梅花即将绽放的景象,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心知花未开,绕树日百遍”表达了诗人对花开的期待与渴望,以及对自然现象细致入微的关注。
“众木次第疏,林外山渐见”描绘了树木逐渐稀疏,远方的山峦渐渐显现的景象,暗示着视野的开阔与心灵的宁静。“散步草堂前,日日开生面”则表现了诗人每日在草堂前散步,感受新生活的喜悦与满足。
“樵馀寒木乔,暮鸟认巢便”通过描写砍柴后剩余的寒木和傍晚归巢的鸟儿,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冬月胜秋月,习于山者辨”表达了诗人对冬季月亮的喜爱,认为其比秋季的月亮更加美丽,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最后,“长病荒酒杯,畏寒远笔砚”反映了诗人因长期生病而远离酒杯和笔墨,表达了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添炉撷松子,霜夕鬨茗战”则描绘了诗人添置炉火,采摘松子,在霜夜中煮茶品茗的情景,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季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对生命力量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汉宫娇额倦涂黄。试新妆。立昭阳。
萼绿仙姿,高髻碧罗裳。
翠袖卷纱閒倚竹,暝云合,琼枝荐莫凉。
壁月浮香摇玉浪。拂春帘,莹绮窗。
冰肌夜冷滑无粟,影转斜廊。
冉冉孤鸿,烟水渺三湘。
青鸟不来天也老,断魂梦,清霜静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