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送腊晓仍开,日动江光度竹来。
春到更晴谁不喜,时迁不道老相催。
山村敢惜身犹远,边地应怜战未回。
春鸟岂知人意绪,新声只欲劝衔杯。
宿云送腊晓仍开,日动江光度竹来。
春到更晴谁不喜,时迁不道老相催。
山村敢惜身犹远,边地应怜战未回。
春鸟岂知人意绪,新声只欲劝衔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春到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宿云送腊晓仍开,日动江光度竹来"两句生动地勾勒出早春清晨的景象。宿云散去,天空变得明朗;而新的一天开始了,太阳照耀着江水和竹林,使得整个自然界都沐浴在温暖的光线中。
"春到更晴谁不喜,时迁不道老相催"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新春到来的普遍喜悦。春天的到来总是让人感到欢快和期待,但随之而来的是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老去,这种矛盾的心情也在诗中有所体现。
"山村敢惜身犹远,边地应怜战未回"则转向了对生活的珍惜以及对战争造成的痛苦的同情。诗人提醒自己要珍惜身处山村的安宁,同时也关心那些尚未结束的战事和远方战士的命运。
最后两句"春鸟岂知人意绪,新声只欲劝衔杯"则是以春日中鸟鸣的声音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之美来暂时忘却忧虑,通过饮酒和朋友间的交流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战争和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高洒潜川爱拙翁,堂閒雅与拙情同。
宦涂耻用机心达,圣世宁为直道穷。
千载奸纤羞白骨,一时夷坦擅清风。
邑人三岁观贤化,巧诋销萌讼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