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僧齐唱阿弥陀,人在天涯岁又过。
但道明朝七十一,谁知七十已蹉跎。
众僧齐唱阿弥陀,人在天涯岁又过。
但道明朝七十一,谁知七十已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在除夕夜道场中僧侣们齐声吟唱的情景,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首句“众僧齐唱阿弥陀”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人在天涯岁又过”一句,点出了诗人身处异乡,年复一年地度过时光,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无奈。
“但道明朝七十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与忧虑,他或许在心中默默计算着自己的年龄,预想着即将到来的又一个生日。然而,“谁知七十已蹉跎”却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即便是还未到七十一岁,过去的岁月已经悄然流逝,留下了许多未完成的心愿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李贽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沉而又富有哲理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反思自己的生命轨迹与价值追求。
一片凉飔,半规新月,绿阴浓树。
看舞风、宫袖低翻,素手弄香,都是幻云疑雨。
记得采莲浑如梦,对芳草、池塘怀谢浦。
蝉声切,尽肠转九回,心系千缕。龙团试茶味苦。
听花影、吹笙人笑语。
更踏歌联臂,齐呼赤凤,狂香如许。
露滴翠桐伤秋意,问身在、谁家深院宇。
罗衫涴,几回首、画楼春絮。
病足难良走。忆年时、北窗小隐,倦眠清昼。
啸傲烟霞如面壁,英气消磨何有。
倚修竹、美人翠袖。
不料天风吹别泪,付青镫、黄绢嗟辛受。
凉意下,倩无酒。浮生缰锁谁参透。
凭亚阑、莲香偷送,嫩秋时候。
高柳栖蝉频唱晚,顾影犹怜娇秀。
幸未把、裙腰困瘦。
乞借冰奁溶火魄,纵情绦、缚虎凭纤手。
襟抱展,暖人寿。
北郭连云,东临契水,兰堂雪快霞晴。
飞燕巢梁,差池几度曾惊。
梧桐秋雨铜驼泣,早尘空、金谷无声。剩荒陵。
何处垂杨,那里流莺。
废园乔木言兵厌,怅辋川图咏,太白诗盟。
何日重来,春风拾翠盈盈。
平泉花事西州泪,洒閒愁、枉是多情。切眸凝。
缨濯沧浪,锦绣吴城。
骡市花西,鱼书天外,书生婉婉离忧。
倚天长剑,伸足踏全球。
一笑胸无博望,杯中泻,海绿眉头。
祛庐字,伦敦夜展,星火九层楼。扁舟。
寻旧约,青山雁尾,归梦荣州。
念伊人同宿,何日乌尤。
听得咸通战否,酋龙去,铜鼓声愁。
思君处,凉蛩一穗,黄叶汉宫秋。
芹香燕子低,柳色鹅儿破。沿溪花引客,红如火。
山藏古寺,绿意将人裹。佛像欹苔座。
一扇门开,断碑无字横卧。桃源何地,白发禅心左。
增城关缥碧,葳蕤锁。王符末路,战鼓声中过。
此情僧语我。塔上风铃响,定知几时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