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遥怜献寿仪,省郎同记拜恩时。
九华承出双纨扇,五色颁来杂綵丝。
见说赐筵临浴殿,更传竞渡从昆池。
不堪身事如蓬转,强饮花前酒一卮。
午日遥怜献寿仪,省郎同记拜恩时。
九华承出双纨扇,五色颁来杂綵丝。
见说赐筵临浴殿,更传竞渡从昆池。
不堪身事如蓬转,强饮花前酒一卮。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献礼的情景,充满了节日的温馨与庄重。首句“午日遥怜献寿仪”,点明了时间是端午节,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敬意,通过献寿之礼表达祝福。接着“省郎同记拜恩时”,回忆起与友人一同在朝廷中接受恩典的时刻,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经历。
“九华承出双纨扇,五色颁来杂綵丝”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九华山的纨扇和五彩缤纷的丝线,象征着节日的喜庆与吉祥。通过这些具体的物品,诗人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也寄托了对友人美好的祝愿。
“见说赐筵临浴殿,更传竞渡从昆池”则进一步描述了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包括在宫殿中的盛宴和龙舟竞渡的场面,这些活动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热爱。
最后,“不堪身事如蓬转,强饮花前酒一卮”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感慨,虽然身世飘零,但依然在花前饮酒,以此来寄托情感。这种淡淡的哀愁与对友情的珍惜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端午节的庆祝场景,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传统节日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微妙联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小山削玉搏空青,大山错绣开帷屏。
划然千文崖壁立,下有流水当高亭。
亭中幽人颜色好,城市何年迹如扫。
长江日落澹浮云,极浦春回满芳草。
深林窈窕仙路遥,谷口雪明双板桥。
便携绿玉上绝顶,閒听松风吹洞箫。
句曲凋仙馆,兹山多白鹄。
积云荡胸起,层霄纷郁郁。
卷舒本无心,成盖复轮囷。
五色散晴采,三素堕寒影。
朝随白鹄积金峰,暮逐神蝙福乡井。
山中宰相挂冠归,身似閒云岂受羁。
不堪持赠赋诗寄,变化静观聊自怡。
商之孙子清庙器,灵笈琅章发玄秘。
飞阁冯虚杪万松,阴合窗扉凝玉气。
贞居先生杨许俦,曾过娄江江上楼。
论诗秉烛坐清夜,倾盖始识髯翁周。
我亦华阳洞中吏,不归已是三千岁。
西访髯周弟与孙,为觅怡云当少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