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寻春不见春,春风於我岂私贫。
经旬断客鸟窥户,三日无诗花笑人。
尚累妻孥惭野衲,不知官长羡山民。
敲门惊起昏鸦上,踏月归来自负薪。
出郭寻春不见春,春风於我岂私贫。
经旬断客鸟窥户,三日无诗花笑人。
尚累妻孥惭野衲,不知官长羡山民。
敲门惊起昏鸦上,踏月归来自负薪。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出郭》。诗中描绘了诗人走出城郭寻找春天的景象,却未能找到春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首联“出郭寻春不见春,春风於我岂私贫”,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在城外寻找春天的行动,但并未发现春的气息,似乎春天对他并不偏爱。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风视为有情感的存在,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颔联“经旬断客鸟窥户,三日无诗花笑人”,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寻找春天的过程。连续十天没有客人来访,只有鸟儿偶尔窥视门户,暗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连续三天没有写诗,花朵却似乎在嘲笑他,暗含了诗人对创作灵感缺失的无奈和自嘲。
颈联“尚累妻孥惭野衲,不知官长羡山民”,诗人转而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虽然妻子儿女依赖着他,但他却感到愧疚,因为自己如同僧人一般,生活简朴,却未能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同时,诗人也羡慕山民的自由自在,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尾联“敲门惊起昏鸦上,踏月归来自负薪”,描绘了诗人夜晚归来的情景。他敲门惊起了栖息的乌鸦,踏着月光独自回家,开始准备柴火。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勤劳,也暗示了他在寻找春天的过程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