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孝皇初,悽然四纪馀。
国人莫知我,天下孰宗予。
散地虽无柄,名山尽有书。
乌虖传万世,犹足矫玄虚。
一梦孝皇初,悽然四纪馀。
国人莫知我,天下孰宗予。
散地虽无柄,名山尽有书。
乌虖传万世,犹足矫玄虚。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怀抱与历史责任感的诗作。开篇“一梦孝皇初,悽然四纪馀”两句,诗人通过“一梦”来表达对过去盛世的无限缅绵之情,其中“孝皇初”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他被誉为贞观之治的理想君主。诗人以此作为历史的起点,将时间拉长至四个纪年,暗示了自古以来历史的沉重与漫长。
接着,“国人莫知我,天下孰宗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世之人的不解和悲哀,以及对于自身价值的疑问。诗人感到自己的才能或贡献未被世人所理解,反映出一种时代的孤独与无奈。
“散地虽无柄,名山尽有书”两句,则转向自然景物,通过对比来表达历史信息的传承。即使是在荒废的土地上,也没有可以把握的历史证据,但在著名的山川之间,却留下了无数的文字记载,象征着文化与历史的传递。
最后,“乌虖传万世,犹足矫玄虚”两句,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传承和超越的渴望。这里的“乌虖”可能指的是古代圣贤或英雄的事迹,“传万世”表明这些故事和精神将被永久地记住。而“犹足矫玄虚”,则是说即便是在浩瀚如烟的历史长河中,诗人仍然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通过文学创作来超越现实的限制,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个人价值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心的激荡波动。
凉露洗金井,一叶下梧桐。
谪仙浪游,何事华发作诗翁。
乌帽萧萧一幅,坐对清泉白石,矫首抚长松。
独鹤归来晚,声在碧霄中。
神仙宅,留玉节,驻金狨。
黔南一道、十万貔虎控雕弓。
笑折碧荷倒影,自唱采连新曲,词句满秋风。
剑佩八千几,长入大明宫。
夜色娟娟皎月,梅玉供春绪。
不使铅华点缀,超出精神淡伫。
休妒残英如雨。
清香眷恋,只恐随风满路。
散无数。
江亭暮。
鸣佩语。
正值匆匆乍别,天远瑶池缟毂,好趁飞琼去。
忍孤负、瑶台伴侣。
琼肌瘦尽,庾岭零落,空怅望、动情处。
画角哀时暗度。
参横向晓,吹入深沈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