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其一垂涧藤》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其一垂涧藤》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涧深连石壁,石上生长藤。

孤猿来自熟,缘饮下复登。

赖无樵人迹,且免束薪蒸。

(0)
注释
涧:山涧。
深:很深。
石壁:岩石峭壁。
藤:藤蔓。
孤猿:孤独的猿猴。
自:从。
熟:到来。
缘:沿着。
樵人:樵夫。
迹:足迹。
免:避免。
束薪蒸:捆绑和蒸煮(比喻遭受迫害或干扰)。
翻译
山涧深深连接着石壁,石壁上长满了藤蔓。
一只孤独的猿猴从远处而来,它下来饮水后又爬了上去。
幸好没有樵夫的足迹,才不致于被砍柴的人捆绑和蒸煮(意指免受打扰或伤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山涧景象。"涧深连石壁"写出了涧水深深,两岸石壁相连,环境幽深;"石上生长藤"则点出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藤蔓攀附在岩石之上,显示出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孤猿来自熟"引入了动态元素,一只孤独的猿猴自在地觅食饮水,增添了山林的野趣;"缘饮下复登"描绘了猿猴的动作,它沿着藤蔓下来喝水后又爬上去,显得灵活而自在。

"赖无樵人迹"表达了诗人对人迹罕至的山林的喜爱和保护,"且免束薪蒸"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如果没有樵夫砍柴,藤蔓就不会被捆绑蒸煮,得以保持其自然状态。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梅尧臣的诗歌风格质朴自然,这首《垂涧藤》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哈密二首·其二

野阔山深十万家,王宫台榭旧繁花。

三城鼎峙平沙岸,落日牛羊起暮笳。

(0)

至阜康

庭州多乐土,此县独清贫。

水少空余地,村荒尚赛神。

尊严山气象,络绎客风尘。

廿里东关外,桑麻别有春。

(0)

温泉夜雨

曾试华清第二泉,温汤复此弄漪连。

沸珠洞底歊朱火,皎镜潭心喷紫烟。

黍谷气蒸飞作雨,渠黎波暖溉为田。

依稀共话巴山夜,剪烛西窗忆往年。

(0)

主山寺

仙家幻迹总依稀,叠嶂层峦空翠微。

松影石坪閒世局,藤花烟幔隔尘扉。

丹还九转炉何在,羽化千年鹤自飞。

欲證真诠无道骨,徘徊日夕竟忘归。

(0)

伊江杂诗·其三

雪海冰山路,开疆赖伏波。

鹰声偏善引,马骨却怜多。

唯有天垂险,能教地不颇。

南方资保障,改道究如何?

(0)

定甫上公席中赠伯谦

君如决辔不羁马,我似萦丝自缚蚕。

帝子降兮临渚北,先生去也望江南。

一杯对影翻成忆,万里寻诗不厌贪。

从此天山续佳话,大名原不属岑参。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