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种东园菊,吾非陶令贫。
避人长解醉,责子不能嗔。
只是愁难减,方知药未真。
晴秋暂时雨,一院太无尘。
手种东园菊,吾非陶令贫。
避人长解醉,责子不能嗔。
只是愁难减,方知药未真。
晴秋暂时雨,一院太无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亲手在东园种植菊花的情景,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吾非陶令贫”一句,既是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内心追求的是与陶渊明相似的自由与宁静。
“避人长解醉”则可能是在说诗人以酒自娱,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解脱。“责子不能嗔”则体现了诗人对子女的宽容与慈爱,即使责备也不至于生气,展现出一种温和而深沉的父爱。
“只是愁难减,方知药未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难以排解,即使是药物也无法真正治愈,暗示了人生中的某些烦恼是无法通过外力解决的,需要从内心寻找答案。
最后,“晴秋暂时雨,一院太无尘”描绘了一幅秋日晴朗,偶尔飘落细雨,庭院中一片清静的画面,象征着诗人追求的心灵净土,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总有一片宁静之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
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
平生此名山,籍籍满吾耳。
乘兴作远游,杖策自不已。
行行到绝顶,尘世知隔几。
云烟出其下,渺视犹万里。
山川与人物,往往尽蒙被。
始疑翻雪涛,混同一彭蠡。
顷刻开一罅,初见山逦迤。
仿佛人世界,未可详目指。
山中为予言,此地去天咫。
风雨晦冥候,与世殊不似。
霖潦方下作,山头旋磨议。
云深此埋屋,山下乃不尔。
历验予所言,其言亦非诡。
未必隔仙凡,高深实殊轨。
初夜现佛灯,数星林末起。
如萤复如炬,或明亦或上。
昔闻颇甚怪,今见乃如此。
寄语登山人,仍须细穷理。
《庐山杂咏·天池》【宋·陈文蔚】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平生此名山,籍籍满吾耳。乘兴作远游,杖策自不已。行行到绝顶,尘世知隔几。云烟出其下,渺视犹万里。山川与人物,往往尽蒙被。始疑翻雪涛,混同一彭蠡。顷刻开一罅,初见山逦迤。仿佛人世界,未可详目指。山中为予言,此地去天咫。风雨晦冥候,与世殊不似。霖潦方下作,山头旋磨议。云深此埋屋,山下乃不尔。历验予所言,其言亦非诡。未必隔仙凡,高深实殊轨。初夜现佛灯,数星林末起。如萤复如炬,或明亦或上。昔闻颇甚怪,今见乃如此。寄语登山人,仍须细穷理。
https://shici.929r.com/shici/EgI4eAGI.html
今朝酒熟吾翁喜,又见生朝会邻里。
虽无盘馔罗膻劳,情话从容自嘉旨。
人生富贵固足乐,惟有工年难得似。
恬於世味心自闲,赢得庞眉更儿齿。
晨兴再拜启阿爹,从古昭昭是天理。
不因为善天降佑,何以康宁膺寿祉。
称觞膝下列儿孙,虽说居贫良亦美。
从今都不记春冬,只肖岁月将时纪。
束书但愿早还农,年年祝颂秋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