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抵舍承邢知吾侍御赐问裁答二首·其一》
《抵舍承邢知吾侍御赐问裁答二首·其一》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海畔投簪始,伊谁问索居。

长安千里使,济水数行书。

世事焚鱼外,时名梦鹿馀。

平生周柱史,避俗意何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作品,名为《抵舍承邢知吾侍御赐问裁答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从海边归家后,面对外界的询问与关怀,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

首句“海畔投簪始”,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隐居海边的生活状态。投簪象征着放弃官场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接着,“伊谁问索居”一句,诗人自问,又有谁会关心自己在海边的孤独生活呢?流露出一种被遗忘的寂寞感。

“长安千里使,济水数行书”两句,通过对比长安与济水,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渴望与对家乡的思念。长安作为政治中心,代表着繁华与权力;而济水则象征着诗人归家的路途,以及与之相连的亲情与友情。数行书信,承载着远方的问候与关切,让诗人感到一丝温暖。

“世事焚鱼外,时名梦鹿馀”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态度。焚鱼外,暗示诗人不为世俗所累,不在功名利禄的追逐中迷失自我。时名梦鹿,则是借用典故,表达对过去追求名利的反思,仿佛一场梦醒后的空虚与失落。

最后,“平生周柱史,避俗意何如”两句,诗人以周柱史自比,周柱史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别称,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像司马迁一样,追求独立的人格和真实的历史记录,同时反思自己是否真正避开了世俗的纷扰,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亲情、历史与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内心平静与真实自我过程中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除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0)

始之宣城郡诗

下帷阙章句,高谈愧名理。

疏散谢公卿,萧条依掾吏。

簪发逢嘉惠,教义承君子。

心迹苦未并,忧欢将十祀。

幸沾云雨庆,方辔参多士。

振鹭徒追飞,群龙难隶齿。

烹鲜止贪兢,共治属廉耻。

伊余昧损益,何用只千里。

解剑北宫朝,息驾南川涘。

宁希广平咏,聊慕华阴市。

弃置宛洛游,多谢金门里。

招招漾轻楫,行行趋岩趾。

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

(0)

悲哉行

游客芳春林,春芳伤客心。

和风飞清响,鲜云垂薄阴。

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

翩翩鸣鸠羽,喈喈苍庚吟。

幽兰盈通谷,长秀被高岑。

女萝亦有托,蔓葛亦有寻。

伤哉客游士,忧思一何深。

目感随气草,耳悲咏时禽。

寤寐多远念,缅然若飞沈。

愿托归风响,寄言遗所钦。

(0)

三笑亭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0)

家塾联

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

(0)

江城子.夜雪

被池难熨夜寒生。梦初醒。小窗明。

看月开门、正待下阶庭。

吹下满天杨柳絮,黏翠袖,冷无声。

晓来不怕剪风轻。卷纱棂。拓银屏。

极目远山、遮却几分青。

层叠远山全不见,惟一抹、白云横。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