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玉泉山人题》
《为玉泉山人题》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天池直接扶桑东,百川委会来无穷。

两崖为门障海口,大江中流潮汐通。

丰山横鹜东奔放,浪啮沙崖穿玲珑。

翠凤飞来白银阙,金鳌涌出金莲宫。

天台赤城此磅礴,间气往往生英雄。

鸿儒硕士世不乏,神灵秀异天所钟。

玉泉山人独嗜古,食贫力土专而工。

结庐椒江望蓬岛,坐看海气浮青红。

含嚼英华嗽芳润,吐纳光景嘘长虹。

群仙窈窕罗几席,洪波浩瀚涵心胸。

蕞尔一乡不满意,邈焉四海将奚从。

日披黄卷对贤圣,上并周孔齐羲农。

国风雅颂导于正,典谟训诰操瘚中。

权谋智术竞趋利,玄谈清议咸归空。

濂洛崛起树名教,千载道学开盲聋。

仁义行师佐伊吕,礼乐出治登夔龙。

拯救生民布仁化,此心烱烱今昔同。

食息梦寐若见之,上下议论相磨砻。

论交岂止一世士,直追三代还淳风。

屈伸去就随所遇,仕止进退皆从容。

某山某水吾钓游,归来旧隐巢云松。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名为《为玉泉山人题》。诗中描绘了玉泉山人的生活与追求,以及他对于古学的热爱与深入理解。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玉泉山人与自然、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

首句“天池直接扶桑东”,以天池与扶桑的连接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源头,引出对知识探索的向往。接着,“百川汇聚来无穷”则比喻知识的丰富与多样,强调了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通过“两崖为门障海口,大江中流潮汐通”这一景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知识的流动相融合,暗示知识如同潮汐般不断涌动,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

“丰山横鹜东奔放,浪啮沙崖穿玲珑”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寓意着知识的广阔与深邃。接下来,“翠凤飞来白银阙,金鳌涌出金莲宫”运用神话般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知识与智慧的神圣与崇高。

“天台赤城此磅礴,间气往往生英雄”则表达了对知识力量的赞美,认为知识能够孕育出杰出的人物。随后,“鸿儒硕士世不乏,神灵秀异天所钟”强调了人才的涌现与知识的传承。

“玉泉山人独嗜古,食贫力土专而工”点出了玉泉山人的形象,他专注于古学,即使生活贫困也坚持不懈。接下来,“结庐椒江望蓬岛,坐看海气浮青红”描绘了玉泉山人在海边的生活场景,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追求。

“含嚼英华嗽芳润,吐纳光景嘘长虹”表现了玉泉山人在阅读与思考中的精神状态,他汲取知识的精华,吐故纳新,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创造力。“群仙窈窕罗几席,洪波浩瀚涵心胸”则进一步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广阔与深远。

最后,“蕞尔一乡不满意,邈焉四海将奚从”表达了玉泉山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并非局限于一隅,而是放眼天下。他通过阅读古代文献,与贤圣对话,吸取周公、孔子、伏羲、神农等先贤的思想精髓,超越了时代与地域的限制。

整首诗通过对玉泉山人生活与追求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古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智慧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知识力量的赞美与推崇。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杂诗·其一

蛣蜣工转丸,寒蝉但饮露。

匪惟所性殊,能事亦天赋。

寿陵学邯郸,乃反失其故。

弈棋志鸿鹄,兼营终两误。

八极何茫茫,出门即歧路。

瓮中有天地,章亥不能步。

(0)

与枢直旧友追话诸老轶事因志其语·其二

南厓非奸相,门下乞削籍。

谬种孰流传,亦被春秋责。

和战处两难,群矢期中的。

智哉卫足葵,急流能勇决。

(0)

鄱阳湖棹歌·其三

康山庙祀开平王,五老峰高太白堂。

才子英雄浑不记,高低酒价问都昌。

(0)

和伯严留题.鳌矶

龙伯与任公,三千六百钓。

鳌乎勿吞饵,恐被五老笑。

(0)

和伯严留题.粥饭寮

人生何营营,百年事此腹。

惭愧山中人,一月饭几熟。

(0)

山中观物杂咏·其一

细草昨争碧,疏荷今弄青。

微波想鸥鹭,永夜乱蛙萤。

明岁花应放,何时叶可听。

凭阑吾对汝,幽绝两忘形。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