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

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

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

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

(0)
注释
湍驶:水流湍急。
风醒酒:风吹散醉意。
船回:船儿返回。
雾起堤:雾气升起在堤岸。
高城:高耸的城楼。
秋自落:秋天的叶子自然落下。
杂树:各种树木。
晚相迷:傍晚时分让人迷失。
坐触:坐下时触动。
鸳鸯:一种水鸟。
巢倾:鸟巢摇晃。
翡翠:翠绿色的鸟类(如翠鸟)。
莫须:不必。
惊:惊动。
白鹭:白色的大鸟(鹭鸟)。
为伴:作为伙伴。
宿清溪:在清澈的小溪边过夜。
翻译
疾风吹散了酒后的醉意,船儿在雾中绕过河堤。
高高的城楼,秋天的落叶自然飘落,傍晚的树木让人感到迷茫。
我坐在那里,触动了鸳鸯,它们飞起,鸟巢中的翡翠也因受惊而降低。
不必惊扰白鹭,它们会选择与我们一起,在清澈的溪边栖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山水图画。诗人在描述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迷离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两句,写出了秋风吹拂之下,水流湍急,似乎酒也被这阵风给唤醒了。船只随着风向回航,而岸边的雾气则在此时升腾起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温馨的氛围。

"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接着描绘了一幅高城下,秋意浓厚的景象。高城之上,秋色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而杂乱的树木在傍晚时分,交织出一片朦胧迷离。

"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诗人在此处描述了自己静坐在船上,不经意间触碰到了水鸟,而鸟儿则惊起飞翔。同时,巢穴倾斜,翡翠之物(可能指的是翡翠色的宝石或是翡翠鸟)低悬,这些细节都增加了画面的一种动态美。

最后两句"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则是诗人对自己和读者的提醒,不必惊扰那些栖息在清澈溪流旁的白鹭。因为这些自然之物已经成为了作者夜宿时的伙伴,共同享受这宁静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动植物生态的观察,传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也表现出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送僧之灵岩

吃粽胡僧起祸胎,入山桉过出山来。

新丰九上犹嫌少,莫惮崎岖更一回。

(0)

与开老

自负平生识湛庵,只今又与阿戎谈。

须知父子不传底,岂在南询五十三。

(0)

拟寒山送洪州因上人省母

为法来寻访,病眼翳花发。

为母复归去,特地重添屑。

父母所生口,终不为汝说。

问之何因尔,吾尝于此切。

(0)

礼此庵塔

痛遭圆悟手,悔上毒龙冈。

义断生难续,冤深死弗忘。

出言非动口,验贼不须赃。

火后红莲舌,堂堂现广长。

(0)

寄江东运使唐察院

勋业可曾看晓镜,垂虹回首鉴澄波。

明鲜叵惜随时染,瞑眩其如变證何。

舌在未忘输谔谔,边储聊复办多多。

骄嘶只识瑶池路,仗下如何噤得他。

(0)

送王侍郎改除二首·其一

阖闾春秋城,风烟俟时振。

乾坤不改色,民物见天定。

因仍古道漓,靡然随俗移。

中流屹颓澜,万派皆东之。

沈机静弗哗,澄湛物斯格。

和煦生点点,阳春苏额额。

翩翩不容驻,宣化思盟主。

问之何因尔,去留有常数。

真宰知何心,惜闲如惜金。

天悭不容破,破不为佞壬。

我知真宰心,暂适沧洲趣。

恐此复偶然,还须济川具。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