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游僧》
《云游僧》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十方四部华严界,何事矜持入定严?

卓锡飞穿湘水曲,芒鞋踏破蜀山尖。

传心衣钵无常住,行脚东西靡所瞻。

我为老僧下转语,渡江归去莫终淹!

(0)
鉴赏

这首《云游僧》以清末近现代初的许南英之笔,描绘了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形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首句“十方四部华严界”,借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将僧人的活动范围扩展至整个佛教世界,暗示其修行的广泛与深远。接着,“何事矜持入定严?”一句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僧人是否过于拘泥于形式的疑问,引出下文对僧人实际行为的描述。

“卓锡飞穿湘水曲,芒鞋踏破蜀山尖。”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僧人云游的壮丽景象。他跨越湘水的曲折,攀登蜀山的高峰,展现了僧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里的“卓锡”、“飞穿”、“踏破”等词,不仅描绘了动作的力度和速度,也体现了僧人超凡脱俗的境界。

“传心衣钵无常住,行脚东西靡所瞻。”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精神追求。他们传承佛法的心意与衣钵,并非固定于某处,而是随缘而行,东西南北无所畏惧。这反映了佛教中“法无定法”的思想,强调了佛法的流动性和普遍性。

最后,“我为老僧下转语,渡江归去莫终淹!”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对僧人的敬意与祝福。他希望僧人在渡过江河后,能够早日归来,但又不希望僧人因世俗的羁绊而停留太久,体现了对僧人自由自在、追求真理生活的向往与支持。

整体而言,《云游僧》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僧人云游四方、追求真理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酌龙井泉书聪师房二首·其一

十里泉声咽断岩,绣衣玄衮闭朱龛。

老翁不要千山雨,只乞龙君一酌甘。

(0)

归自须江泊舟于湖舟中书事

一自胡尘起,飘零十载过。

危情窘荆棘,老眼暗干戈。

草草真聊尔,栖栖可奈何。

功名麟阁晚,兴在鹿门多。

避地依淮浦,伤心听楚歌。

边烽明夕峤,戍鼓击寒波。

江控曹公坞,山连冶父坡。

凭高怀更远,吊古事应讹。

久客横归棹,长年着短蓑。

风高饱帆腹,潮稳转山阿。

渐喜乡音似,还成醉脸酡。

凄凉想茅屋,留滞厌江沱。

井邑疏星火,津亭长薜萝。

连樯自来往,坏壁本嵯峨。

蜂目今何在,黄须迹巳磨。

馀生能几屐,急景付飞梭。

岁熟如堪隐,诗成可自哦。

平生南亩愿,无地与婆娑。

(0)

寒食杂兴三首·其二

忆昔在京华,醉踏长安市。

长安白面郎,快马如流水。

罗襦照暮春,斗草携佳丽。

就中五侯家,云幄耀金翠。

九陌过香軿,都人拾遗珥。

歌喧乐佳节,日暮多沉醉。

荣华一消歇,祸乱苍黄起。

北狩随两宫,血属六万指。

征车去悠悠,河水日瀰瀰。

浩歌哀江头,老泪不可止。

(0)

燕衔柏行

双燕何时来瀚海,寄巢脩椽巢不改。

春深巢稳初养雏,双雏引颈仰哺呼。

雄将雌出双雏孤,雏危堕地声呱呱。

雌随雄归见雏泣,主人将雏纳其室。

双雏脱死翅欲开,玄衣素臆去复来。

明年主人开寿燕,画鼓停挝歌舞遍。

双雏傍席争回旋,共衔青柏置樽前。

口不能言对以臆,再拜寿君如柏年。

(0)

五杂俎·其二

五杂俎,云际翮。往复来,长安陌。不得已,千里客。

(0)

题院画册.修竹士女图

瑶台无信托青鸾,一寸芳心思万端。

莫向东风倚修竹,翠衫经得几多寒。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