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舞不得剑,欲歌不得琴。
林露犹未霜,敢作秋蝉喑?
明月照广海,远见梅福岑。
一白自浩荡,孤翠郁以沈。
灵猿有仙骨,木叶纫为襟。
绝岊蔽藤茑,樵者何由寻?
欲舞不得剑,欲歌不得琴。
林露犹未霜,敢作秋蝉喑?
明月照广海,远见梅福岑。
一白自浩荡,孤翠郁以沈。
灵猿有仙骨,木叶纫为襟。
绝岊蔽藤茑,樵者何由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客居之地,内心充满愁闷的情境。首句“欲舞不得剑,欲歌不得琴”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苦闷,如同想要挥剑舞蹈却无法实现,想要弹琴歌唱却无从下手,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精神上的束缚与压抑。
接着,“林露犹未霜,敢作秋蝉喑?”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氛围,露水未凝成霜,秋蝉似乎不敢发出声音,暗示着环境的冷寂和诗人心情的低落。而“明月照广海,远见梅福岑”则通过明亮的月光和远处的梅福岑山,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意境。
“一白自浩荡,孤翠郁以沈”描绘了一片广阔的白色景象,与之相对的是孤独的翠绿,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深邃,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接下来,“灵猿有仙骨,木叶纫为襟”通过灵猿和木叶的描写,赋予自然物象以神秘色彩,暗示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最后,“绝岊蔽藤茑,樵者何由寻?”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感到困惑与迷茫,仿佛连寻找出路的路径都被藤蔓遮挡,难以辨认。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象,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渴望。
列岫凌虚滃翠岚,龙泓澄澈七星涵。
岩瞻好向西湖著,飞去何妨自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