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穷无悔感知言,不待巫阳更问冤。
投老啸歌空自遣,馀生心胆向谁论?
楼居相望添诗卷,花事频年检酒痕。
却笑津沽久留滞,愧君高卧道弥尊。
厄穷无悔感知言,不待巫阳更问冤。
投老啸歌空自遣,馀生心胆向谁论?
楼居相望添诗卷,花事频年检酒痕。
却笑津沽久留滞,愧君高卧道弥尊。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答周梅泉》。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厄与挫折时的坚韧态度和孤独心境。首句“厄穷无悔感知言”表明诗人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后悔说出真言,显示出其坚定的个性。第二句“不待巫阳更问冤”暗示了诗人对于冤屈无需外求,自己心中自有判断。
接下来,“投老啸歌空自遣”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尽管只能以啸歌排遣时光,但内心仍有无处倾诉的苦闷。“馀生心胆向谁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寂和无人可诉的无奈。诗人通过“楼居相望添诗卷,花事频年检酒痕”两句,描绘了与友人虽相隔楼居,但仍通过诗书交流,借酒浇愁的生活场景。
最后两句“却笑津沽久留滞,愧君高卧道弥尊”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意和自我反思。他笑自己在俗世中停留太久,未能如友人般超脱,深感愧对朋友的高洁品行和淡泊之道。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华发星郎七十馀,碧山遥访羽人居。
白石不为天上药,淮南欲试枕中书。
长缨自濯沧浪水,高盖仍瞻驷马车。
福地神仙应易致,几时南岳侯乘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