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寸草,迥迥绝烟霞。
历劫长如是,何须更出家?
万里无寸草,迥迥绝烟霞。
历劫长如是,何须更出家?
这首诗《劝人(其二十五)》由唐代僧人义存所作,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传达了对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思考。
“万里无寸草”,开篇以辽阔无垠的景象起笔,暗示人生的广阔与孤独。在这样一片空旷中,没有一寸生长着草木,象征着世间万物的渺小与生命的短暂。
“迥迥绝烟霞”,进一步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远离凡俗的意境。烟霞在这里不仅指自然界的云雾缭绕之景,更是象征着世俗的纷扰与诱惑。这一句强调了诗人对于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历劫长如是”,“劫”在佛教中指的是宇宙的周期性变化,这里用来形容人生的漫长与轮回。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永恒性和生命的无常,提醒人们要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挑战和变迁。
“何须更出家?”则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在经历了漫长岁月和无数轮回之后,诗人提出疑问:是否真的需要通过出家(即遁入空门,彻底脱离世俗生活)来寻求解脱?这句蕴含了对传统修行方式的思考,以及对内在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义存对于生命意义、修行目的以及超脱世俗的深刻思考。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宿。
老翁八十馀,步行五十里。
双足混泥涂,清江时一洗。
手持尺素书,书中罗锦绮。
来访石头公,人讶真仙子。
主人适命驾,远游香山沚。
二子出迎宾,宾主情无已。
春云覆高松,夜月沉江底。
松杪有鹤鸣,江波荡花蕊。
花落照江红,鹤鸣和其子。
而我好脩人,隔断千峰紫。
归来检书札,文字兼双美。
焚香朗读之,钟磬洋盈耳。
乐府久沦亡,希声财见此。
珍重企前脩,千古良可恃。
吁嗟百年间,蜉蝣朝暮死。
木叶脱秋风,寒潮落春涘。
至人长生诀,凭谁一南指。
大道本不遐,浮生自腹痞。
三叹复三叹,棠华空彼尔。
愿结同心人,江边看逝水。
高歌古相思,赓歌为君起。
《寄关紫云八十翁步相思歌韵》【明·霍与瑕】老翁八十馀,步行五十里。双足混泥涂,清江时一洗。手持尺素书,书中罗锦绮。来访石头公,人讶真仙子。主人适命驾,远游香山沚。二子出迎宾,宾主情无已。春云覆高松,夜月沉江底。松杪有鹤鸣,江波荡花蕊。花落照江红,鹤鸣和其子。而我好脩人,隔断千峰紫。归来检书札,文字兼双美。焚香朗读之,钟磬洋盈耳。乐府久沦亡,希声财见此。珍重企前脩,千古良可恃。吁嗟百年间,蜉蝣朝暮死。木叶脱秋风,寒潮落春涘。至人长生诀,凭谁一南指。大道本不遐,浮生自腹痞。三叹复三叹,棠华空彼尔。愿结同心人,江边看逝水。高歌古相思,赓歌为君起。
https://shici.929r.com/shici/iP2Wus9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