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五秦人峰》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五秦人峰》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古风

秦法虽甚苛,秦吏若犹拙。

山林不数里,俾尔逃得脱。

予观后世事,政役火烈烈。

苟非为鬼神,何计避羁绁。

圣皇今在御,百事咸均节。

常披诏书意,苦念生财竭。

谁能将顺者,所望在贤哲。

无使峰中人,笑我民屠裂。

(0)
注释
秦法:秦朝的法律。
甚苛:非常严格。
秦吏:秦朝官吏。
犹拙:显得笨拙。
山林:山野。
数里:几里地。
俾尔:使你。
逃得脱:得以逃脱。
后世事:后世的世事。
政役:政治劳役。
羁绁:束缚,牢狱。
圣皇:圣明的君主。
在御:掌权。
百事:所有事情。
咸均节:都得到恰当调节。
诏书:皇帝的命令。
意:精神。
生财:生计,财政。
竭:枯竭。
谁能:谁能。
将顺者:顺应时势的人。
贤哲:贤能的领导者。
峰中人:山中隐士。
民屠裂:百姓被残酷分割。
翻译
秦朝法律虽然严苛,官吏执行却显得笨拙。
即使身处山林仅数里之地,也能让你逃脱追捕。
我看后世的纷争,政治劳役如同烈火。
如果不是为了超自然的力量,怎能找到躲避束缚的方法。
当今圣明的君主掌权,各项事务都得到恰当调节。
他常常深入理解诏令的精神,忧虑民生疾苦,财政枯竭。
期待有谁能够顺应时势,那就是贤能的领导者。
切勿让山中隐士,嘲笑我们百姓被残酷分割。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觏所创作,名为《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五)秦人峰》。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的开篇“秦法虽甚苛,秦吏若犹拙”,指的是秦朝的法律虽然极为严苛,但执行这些法律的官吏却往往笨拙无能。紧接着,“山林不数里,俾尔逃得脱”则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山林也不远,只要几里之遥,就足以让人逃离秦法的桎梏。

“予观后世事,政役火烈烈”,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中不断重复的暴政和劳役深感忧虑。接下来的“苟非为鬼神,何计避羁绁”则是说如果不是成为鬼神,即使有再多的智慧也无法逃脱世间的纷争与束缚。

然而,在这首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转而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某种期待和希望。如“圣皇今在御,百事咸均节”、“常披诏书意,苦念生财竭”,这些句子显示出作者对于宋朝统治者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贤明的统治来平衡各种事务,减轻民众的负担。

最后,“谁能将顺者,所望在贤哲”表达了作者对能够顺应时势、为民请命的贤者寄予厚望。而“无使峰中人,笑我民屠裂”则是希望不要让山林中的隐逸之人看到百姓的苦难,从而嘲笑本朝的统治。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洞察力,也表达了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李觏在诗中传递了一种对于社会和谐、民生幸福的强烈愿景。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厓门奇石

壮哉波心之石生绝奇,凌空屹立势如飞。

鸾翔凤翥不足数,白龙跃出昆明池。

溟濛烟雾惊波里,巨鳌鼓鬣参差起。

中流隐隐障狂澜,冯夷却扫三千里。

银车驾马呼天来,坐令屏息如衔枚。

长鲸俯首不敢动,空馀蜃气成楼台。

飘风暴雨何迅速,深谷为陵陵为谷。

惟有厓门两岸边,鹭渚鸥沙接平陆。

朝朝暮暮变桑田,青山绿水自年年。

渔舟贾舶閒来往,帆樯不断行人烟。

洪涛巨浸今千载,潮落潮生长不改。

毋乃龙宫推出铁昆崙,来与乾坤镇沧海。

镇沧海,何嶙峋,若比朝中是直臣。

(0)

适中驿得报虏寇通州次西山势獗京师戒严不胜愤惋·其一

京国河山百二重,无端烽火入云中。

胡笳关内吹边月,汉帜城头捲塞风。

惊报朝廷忧近辅,恨因锁钥失元戎。

孤臣耿耿心如刺,投笔何当立战功。

(0)

送别

珠泪纷纷欲断猿,贫交无事祇多言。

相思若此蘼芜草,一路随君到故园。

(0)

京都怀父生诞

秋风八月利如刀,收拾先冬旧缊袍。

却忆严君初度庆,应嗟游子远方劳。

两回惭负三春梦,万里空瞻五岭高。

甘旨他年何处是,欲从天表觅仙桃。

(0)

报恩庄小憩林掌教陈别驾枉顾谢之

路转长林小径深,客车门外送来音。

乘风野鹤云间落,对橘仙翁日下临。

挂月未忘千乘事,采芝犹动缙云心。

独惭社酒非琪品,空使山花笑盍簪。

(0)

偶过临高澹庵堂李石城大尹枉顾即行途中口占为谢

看山不厌到临溪,忽枉仙凫为指迷。

千里桑麻方复业,百年桃李已成蹊。

胡公祠下莺声啭,陆令堂前柳色齐。

行客匆匆未能纪,林花处处自为题。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