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才翁挽辞二首·其一》
《苏才翁挽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空馀一丹旐,无复两朱轓。

寂寞蒜山渡,陂陀京口原。

音容归绘画,才业付儿孙。

尚有故人泪,沧江相与翻。

(0)
翻译
只剩下了一面丧旗,再无那两辆红漆的车子。
寂静的蒜山渡口,起伏的京口平原上显得荒凉。
他的声音容貌留在了画中,才华事业留给了后代。
还有老朋友的眼泪,洒在苍茫的江面上一同翻涌。
注释
空馀:剩下。
丹旐:丧旗。
无复:不再有。
两朱轓:两辆红漆的车子(古代官员的车饰)。
寂寞:荒凉、冷清。
蒜山渡:地名,可能指渡口。
陂陀:起伏不平。
京口原:京口的平原。
音容:声音和容貌。
归:留在。
绘画:画像。
才业:才华和事业。
儿孙:后代子孙。
故人:老朋友。
泪:眼泪。
沧江:苍茫的江面。
翻:翻涌。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属于七言绝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故人离别的哀伤与怀念之情,以及对于个人才华和事业传承的深刻思考。

"空馀一丹旐,无复两朱轓":这里通过描绘车驾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凄清。"空馀"意味着车辕间的空虚,而"无复两朱轓"则是指没有了往日那辆饰以朱红色轭的华丽车驾。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

"寂寞蒜山渡,陂陀京口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情绪。"寂寞"表明一种静谧而又悲凉的心境,而"陂陀"则形容道路的荒凉和行走时的沉重感。

"音容归绘画,才业付儿孙":诗人在这里将自己的声音与容貌托付给绘画,将个人的才能与事业传承给下一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生命与事业价值的珍视,以及对后世的深切期望。

"尚有故人泪,沧江相与翻":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不舍和哀伤之情。"尚有"意味着依然保留着,而"故人泪"则是对往日知己或亲人的怀念。"沧江"常用来象征长久的别离,"相与翻"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无法挽回的深切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精妙刻画,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个人生命价值、事业传承和人间情谊的深思。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题多景楼

英雄登眺处,一剑独来游。

男子抱奇气,中原入远谋。

江分淮浙土,天阔楚吴秋。

试望斜阳外,谁宽西顾忧。

(0)

句·其一

云生画佛壁,叶落病僧房。

(0)

则堂·其二

中书堂帖下诸城,摇首庭中号独清。

此后方知枢密事,从今北地转相惊。

(0)

赋菊次吴竹窗韵

西风入东篱,花事殊草草。

幽葩发孤丛,未觉芳意少。

谁云九秋冷,孰谓三径小。

粲粲黄金英,采采不盈抱。

幽深秀霜杰,不许蜂蝶到。

正色知者谁,尚絅无外襮。

寒香正宜晚,何事叹秋杪。

不逐雨馀荒,但觉霜后好。

一见爽入脾,三嗅清彻脑。

细参花中禅,可以入道奥。

人生百年内,能几花前笑。

昌黎似未悟,颇恨生不早。

岂无春风妍,羞与红紫校。

万物各有待,此理须自了。

不作时世妆,不顾流俗诮。

居然处于独,耿介类有道。

信乎抱脩洁,终胜自炫耀。

虽云得时晚,未肯随秋老。

呼童谨培溉,勿使蓬藋挠。

泛之亦堪醉,餐之亦堪饱。

莫赋湘累吟,泽畔颜色槁。

持似斜川翁,闻此当绝倒。

(0)

愁望

竹枝袅袅采香舟,桃叶依依罨画楼。

一种垂杨芳草色,江南江北尽供愁。

(0)

赠别三首·其二

野梅发崇冈,寒日惨不舒。

单车骋长道,怅怅无安居。

梦寐日以劳,晤语日以疏。

边城足飞雁,因寄江南书。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