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唐有藩镇,连衡皆盗区。
污孽互相济,殆似背胁疽。
心腹讧蟊贼,膏血化虫蛆。
厉阶安史乱,王泽不远敷。
河朔有故事,誓作效逆徒。
堂堂裴中令,夷蔡恢皇图。
聊乘破竹势,一制三镇污。
腐败就与决,大赫天王诛。
彼相中妒梗,百裴竟无如。
事机一堕地,涵溃终丧躯。
所以贼凑辈,血人于牙须。
既戕弘正忠,复抗新使符。
靖安门昼锁,长围困貔貙。
昌黎解一言,王略始得舒。
信乎立大事,临机见真儒。
东征过故城,往事秋风徂。
得人国无弱,怀古重欷歔。
文公岂多得,元翼何代无。
维唐有藩镇,连衡皆盗区。
污孽互相济,殆似背胁疽。
心腹讧蟊贼,膏血化虫蛆。
厉阶安史乱,王泽不远敷。
河朔有故事,誓作效逆徒。
堂堂裴中令,夷蔡恢皇图。
聊乘破竹势,一制三镇污。
腐败就与决,大赫天王诛。
彼相中妒梗,百裴竟无如。
事机一堕地,涵溃终丧躯。
所以贼凑辈,血人于牙须。
既戕弘正忠,复抗新使符。
靖安门昼锁,长围困貔貙。
昌黎解一言,王略始得舒。
信乎立大事,临机见真儒。
东征过故城,往事秋风徂。
得人国无弱,怀古重欷歔。
文公岂多得,元翼何代无。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恽所作的《过深州故城有怀韩昌黎解牛元翼围事》,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诗中首先回顾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背景,描绘了叛乱频发、朝廷无力的局面。接着,诗人赞扬了裴中令(裴冕)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功绩,以及他坚决果断的决策。然而,诗中也提到了裴中令的悲剧结局,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韩昌黎(韩愈)和元翼(元稹),他们分别以“解牛”和“围事”展现了各自的智慧和勇气。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行为的赞美,并反思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最后,诗人感慨于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绿阴如幕,祗此间太古、空山无际。
牙旷千秋人不见,笑把瑶琴眠矣。
仙梦吹笙,禅心摘磬,杳渺宫商理。
泠泠空籁,长松岩壑声起。
我亦独抱焦桐,危弦调苦,尘世无知己。
海水茫茫舟一叶,移我情乎谁氏。
挂壁龙吟,听香鹤语,共此苍凉意。
与君闲坐,石床花落风细。
空色难强名,欣慨每交并。
寻常花万谷,寂寂招提境。
馀寒淹节序,积阴失朝暝。
近廊少农事,春鸠鸣逾静。
探幽果宿诺,眈寂惬微秉。
即事难为欢,得途不可聘。
嘉邀缅宛洛,良俦类汝颖。
偶巾下泽车,稽首华严顶。
径迹既如扫,来踪复谁省。
寥落愧吾徒,花时一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