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一六七》
《诗三百三首·其一六七》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世有多事人,广学诸知见。

不识本真性,与道转悬远。

若能明实相,岂用陈虚愿。

一念了自心,开佛之知见。

(0)
注释
世:世间。
多事人:忙碌的人。
广学:广泛学习。
诸知见:各种知识。
本真性:真正本性。
道:道义。
悬远:渐行渐远。
明实相:明白事物的真实面貌。
陈虚愿:陈述空洞的愿望。
一念:一旦。
了自心:领悟内心。
开佛之知见:开启佛的智慧见解。
翻译
世间有许多忙碌的人,广泛学习各种知识。
他们不了解自己真正的本性,与道义渐行渐远。
如果能明白事物的真实面貌,何必陈述空洞的愿望。
一旦领悟内心真理,就能开启佛的智慧见解。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修行者对内在真理的追求和感悟。开篇“世有多事人,广学诸知见”描述了现实世界中人们忙碌于各种事务与知识的积累,但这种外在的学习与追求往往忽略了对自身本真性的认识。“不识本真性,與道转悬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代人与自然、宇宙和谐统一之道的疏离感到忧虑。

接着,“若能明实相,岂用陈虚愿”则是诗人对那些能够洞察事物真相的人表示赞赏,不需要那些过时而不切实际的愿望。最后,“一念了自心,开佛之知见”表达了一种顿悟,通过内在的觉醒,打开了通往佛法智慧的大门。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精神修养和内在真理探寻的重视,以及对外部世界喧嚣与内心安宁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畬斋次韵

贫贱知心老弟兄,祗疑相得似前生。

避穷无地犹贪学,负谤如天底用名。

兵后脱身宜共惜,书中薄业尚堪耕。

殷勤预约频频见,未见亦须频寄声。

(0)

愁绝江梅开岭岸,不知失脚到南塘。

(0)

鲍靖之左藏

一门期负荷,太息此生终。

世道不如古,君心谁与同。

官清馀橐在,虞返故堂空。

作善宁须报,悠悠付彼穹。

(0)

感兴

箪瓢吾道在,此乐语人难。

遗却形骸累,始知天地宽。

远山不辨树,高屋易生寒。

数夜雪风急,编芦壁未完。

(0)

项大著挽诗

耻为恩门屈,宁辞御史迁。

力陈归老疏,自尽读书年。

秘府神游地,浮荣梦觉前。

世间真不死,未必属苍天。

(0)

送宋饮冰过四明郡斋·其一

元戎招士重亲临,喜遂诗书万里心。

乍免客愁供帐具,暂停游事戟门深。

秋空矫首瞻魁彩,夜烛凭花听雁音。

从此文名沧海阔,好风三日到鸡林。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