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十四航》
《二十四航》全文
宋 / 马之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秦淮二十四浮航,何似高高虹作梁。

恐有兵戎来暮夜,可除扳索当城隍。

淮深尚欲横鞭渡,河广犹将一苇杭。

好是维持令有道,却将夷狄守封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èrshíháng
sòng / zhīchún

qínhuáièrshíhánggāogāohóngzuòliáng

kǒngyǒubīngróngláichúbānsuǒdāngchénghuáng

huáishēnshànghéngbiān广guǎngyóujiāngwěiháng

hǎoshìwéichílìngyǒudàoquèjiāngshǒufēngjiāng

注释
浮航:秦淮河上的浮桥。
虹作梁:指彩虹般的桥梁。
兵戎:战争。
扳索:攀爬的绳索,比喻防御设施。
河广:形容河流宽阔。
一苇杭:一苇即一片苇叶,比喻简陋的渡河工具。
维持令:有道义的领导者。
夷狄:古代对周边异族的称呼。
封疆:边境地区。
翻译
秦淮河上的二十四座浮桥,比起那横跨高空的彩虹又如何呢?
担心夜晚会有战争来临,这些浮桥或许能代替城墙,作为防御设施。
即使淮河水深,也能挥鞭横渡;河流宽广,也能凭借一叶苇筏渡过。
最好的治理方式是有道义,让有能力的人守卫边疆,抵御外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画面。诗人以秦淮河上的二十四个渡口为背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防御之坚决。

"秦淮二十四浮航,何似高高虹作梁" 这两句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将渡口比作天上的彩虹,形象地展现了渡口的众多与坚固。这里的“虹”不仅指美丽的自然景观,也蕴含着战时的烽烟和紧张气氛。

"恐有兵戎来暮夜,可除扳索当城隍" 这两句表达了对夜晚突然到来的敌军袭击的担忧,以及准备采取的防御措施。“兵戎”指战争,"暮夜"暗示着危险可能在不经意间来临;“可除扳索当城隍”则说明了诗人对于守卫城市的决心和紧迫感。

"淮深尚欲横鞭渡,河广犹将一苇杭" 这两句通过对秦淮河之宽阔与深邃的描绘,再次强调了渡口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希望即使在河流宽阔、水势湍急的情况下,也能确保渡口的安全。"横鞭渡"和"一苇杭"都是形象地表达了渡口的坚固与可靠。

最后两句"好是维持令有道,卻將夷狄守封疆" 表现了诗人对于保持边疆安宁、抵御外敌入侵的决心和信念。“好是”表赞赏之情,“维持令”指的是维护国家法度,“夷狄”则代指四方异族,"守封疆"突出了边防的重要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也展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马之纯
朝代:宋

婺州东阳人,字师文,号野亭。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知徽州比较务。受知张栻,潜心经籍,究极六经诸子百家,人称茂陵先生。宁宗庆元间主管江东转运司文字。有《尚书中庸论语说》、《周礼随释》、《左传类编》、《纪事编年》及诗文集。
猜你喜欢

溪居·其一

觅得溪偏处,开荒作小园。

引泉通废沼,编蔓制新垣。

闲屋租邻老,低畦养鹜孙。

自然甘素位,宁为□□存。

(0)

村居杂咏·其一

行乐小桥东,芒溪踏落红。

赛神喧社鼓,散学闹村童。

杂鸟欢晴日,游丝飏晚风。

言逢隘溪叟,閒话绿阴中。

(0)

春云

叆叇离青汉,郁纷映紫台。

浮阳殊彩动,妒月厚阴来。

既睹奇峰幻,还誇羽盖开。

北鸿归去急,清影共飞回。

(0)

结客少年场行

翩翩良家子,不爱万金囊。

聿求流赭骏,复市太阿铓。

朝凌吴楚云,莫蹴燕赵霜。

平生重意气,结客少年场。

(0)

荔枝灯笼

红晕香肌色自光,不须银烛映华堂。

昔时曾照杨妃睡,变作明珠掌上看。

(0)

月中早行马上有感

匹马萧萧欲发迟,天涯游子去何之。

行人弓箭戎装早,载道兵戈羽檄驰。

泪洒杜陵偏我属,身如王粲好谁依。

那堪淡月疏星夜,不似南宫待漏时。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