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车寻旧隐,宾从满郊园。
萧散烟霞兴,殷勤故老言。
谢公山不改,陶令菊犹存。
苔藓侵垂钓,松篁长闭门。
风霜清吏事,江海谕君恩。
祗召趋宣室,沈冥在一论。
轩车寻旧隐,宾从满郊园。
萧散烟霞兴,殷勤故老言。
谢公山不改,陶令菊犹存。
苔藓侵垂钓,松篁长闭门。
风霜清吏事,江海谕君恩。
祗召趋宣室,沈冥在一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返回旧居时的场景和心境。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的情感交流,表达了对友情、故土和历史文化传承的怀念。
"轩车寻旧隐"一句,以轩车作为返回旧居的手段,"寻旧隐"则点出了诗人寻访旧日隐居之地的意图。"宾从满郊园"表明诗人在郊外的园林中与友人相聚,这种景象充满了温馨和欢乐。
"萧散烟霞兴"写出了一派仙气,"殷勤故老言"则透露出对往昔岁月的眷恋之情。这些句子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世界。
接下来的"谢公山不改,陶令菊犹存"两句,提及了历史上的隐逸谢安和陶渊明,这里象征着对古人高洁品格的赞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永恒不变之物的向往。
"苔藓侵垂钓,松篁长闭门"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偏僻的生活状态。"风霜清吏事"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清净无为之态度,而"江海谕君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君恩的感激和记挂。
最后,"祗召趋宣室,沈冥在一论"这两句似乎是在描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状态。整体上,这部分内容强化了诗中对自然、历史和人伦关系的深刻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自然、历史和个人生活的独到见解。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归乡之旅,更是诗人心灵深处的一次探索与回响。
天涯孤客梦,西风晚、吹入捣衣秋。
念故国情多,书成织锦,敝袍尘满,赋就登楼。
寸心急,晓同云北下,夜逐水东流。
寒雁数联,暝烟千里,短鞭去马,长笛归舟。
都门樽酒后,相思渺云树,两处悠悠。
为遣中宵明月,随到南州。
向溪亭苍霭,寄声修竹,野塘春暖,致意沙鸥。
备我一蓑烟雨,老景沧洲。